慈大模擬手術圓滿醫師傳承 點亮醫學教育之路


慈大模擬手術圓滿醫師傳承 點亮醫學教育之路


外科手術需要經驗累積,有時一個失誤就是一條生命,但如何在沒有時間,壓力,而且不是在病人身上,進行有效教學、技術傳承?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提供一個國際級平台,5月19日到22日慈濟大學模擬手術聯合課程,由臺灣小兒耳鼻喉科、小兒骨科、神經脊椎、脊椎腫瘤、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醫學會規劃,吸引來自國內外共42家醫療機構、157位醫師參與(包括9位國際學員)。即便課程期間適逢花蓮鐵路中斷及大雨,學員們仍排除萬難,經由南迴、轉車接駁或搭乘飛機抵達花蓮,把握這難得機會。


23日慈大舉辦送靈典禮,在精舍師父的引禮下,由劉怡均校長,以及來自各醫學會的醫師們與家屬,送別八位無語良師,五月的模擬手術八位無語良師為鄭寶珠、鐘温仁、戴瑞緣、吳鬃、林文昭、曾鄭紋、許高峯、陳詹燕。



慈大模擬手術圓滿醫師傳承 點亮醫學教育之路


來自台灣全台五個醫學會,在這幾天精心安排課程,由53位資深醫師毫無保留的教導給年輕醫師。台灣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安排了心臟微創手術、主動脈瓣置換手術、胸腔鏡食道切除術、胸腔鏡肺葉切除術等,都是相當關鍵的高難度操作。台灣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施俊哲理事長說:「我們對醫師的要求不只是技術,還有希望他們成為敬畏生命,全人照顧的醫師。」施俊哲理事長提及年初辭世的台灣心臟手術先驅台大朱樹勳教授,留下的不只是技術,更是典範,施理事長也感恩慈院張睿智部長十年前促成和安排課程,讓學會在無語良師的帶領下,得以訓練年輕醫師成為兼具專業與溫度的醫師。


中華民國小兒骨科醫學會郭建忠理事長表示,有些罕見的疾病,關係台灣孩子的健康,所以我們需要技術的傳承,無語良師就如不流淚的蠟燭,把燭光交到我們手上,我們要將這份光與愛生生不息地傳承下去。



慈大模擬手術圓滿醫師傳承 點亮醫學教育之路


彰化基督教醫院廖啟豪醫師說:「很感謝學會、慈濟大學以及無語良師,讓我們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好好地跟醫師老師們來學習。」新加坡耳鼻喉科陳雍義醫師說:「要將在這裡學到的經驗帶回去給新加坡的病人。」醫師們並以一首「感恩的心」獻給無語良師和家屬們。


感恩追思典禮上,劉怡均校長致贈感恩紀念牌給無語良師家屬,劉校長分享參訪瓜地馬拉以及日本幾間大學的經驗,大家都非常感佩慈大有這麼好的醫學教育環境,劉怡均校長說:「因為無語良師,我們才有模擬手術課程,提供各醫學會,甚至是全世界外科醫師的精進學習。」


無語良師生前或是或經商、家庭主婦、志工、武術顧問等,靜思精舍德宇師父開示,老師的生命雖然逝去了,但他們精神將透過醫師的手繼續延續下去,在世界不同角落造福拯救更多病人。慈濟大學2002年開始醫學生的模擬手術課程,自2010年與台灣的各醫學會合作,至今年五月共有41個學會參加,6988人次的學會醫師參與。



慈大模擬手術圓滿醫師傳承 點亮醫學教育之路


撰文/李家萓、王碧霞;攝影/許榮輝、吳瑋芳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