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華語文學系走讀青岐:跨界文學對話與地方文化深耕

【勁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國立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侯建州老師近日策劃並央請金門跨界作家兼非洲經貿協會監事洪玉芬,帶領與會者前往小金門「自成號」空間,一窺作家出生地;此次講座以「走讀青岐—從小金門到非洲奇緣」為題,洪玉芬親自分享其寫作歷程與人生經驗,將個人生命歷程與家族老屋「自成號」過往與現今巧妙串聯,娓娓道出一段跨越地域與時間生命敘事。
侯建州老師執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聚焦「金門」作為華語語系現代文學重要場域,透過講座與場域整合,推動在地跨界展演,深化地方文學教學,拓展學生跨領域學習視野;同時大幅提升學生對金門在地文化理解與參與,體現文學對地方社會深遠影響。
此次講座內容與課程緊密結合,展現教學實務與社會聯動關係;不僅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核心精神,更具體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包括SDG4「優質教育」、SDG10「減少不平等」、SDG11「永續城鄉」及SDG17「多元夥伴關係」。
在講座中,洪玉芬從小金門成長記憶談起,憑藉過人眼光走遍全球百國,將這些豐富經歷與獨特見聞融入文學創作之中,形成獨具個人特色作品;洪玉芬始終以「自成號」作為心靈起點與創作原鄉;在這座見證時代變遷老屋中,她不僅安放記憶,也持續書寫未完成故事,讓空間與文學彼此交織,為與會者帶來深刻而動人文化體驗。
上午場講座進行至尾聲時,洪玉芬特別邀請其父親,第2屆金門文化獎得主、烈嶼群聲南樂社創辦人兼理事長,現年96歲高齡洪天映現身,與在場與會者進行一場溫馨而深刻分享與對話;侯建州老師、洪玉芬與洪天映進行一場跨世代、跨領域深度對談,是一場時代記憶與文化共構旅程,使在場與會者場沉浸其中,聽得如癡如醉。
午憩時分,洪玉芬邀請與會者一同在三閤院餐廳共享小金門特色菜餚,每道菜餚都是皆飽含這片土地文化記憶與家常情感,洪玉芬也特別指出小金門風味「蚵仔煎」是遊歷在外的人最想念美味,將味覺轉化為舌尖上記憶敘事。
午後講座於青岐老村長休憩站展開,場域溫馨而富有在地風情;由記者兼作家林靈主講,與會者一邊品嘗沁涼刨冰與在地甜點,一邊聆聽林靈以溫柔細膩語調分享自身如何從生活中汲取靈感,將生活日常化為文字養分,譜寫溫柔細膩文章。
由侯建州老師帶領與會者共讀《遲來的嫁妝》與《哺》,洪玉芬與林靈亦親自參與討論,與讀者一同回望作品書寫歷程;交流提問環節氣氛熱烈,郭沛彤、吳則燁、劉子逸等與會者提出多元而細膩觀點,金門傀儡劇團團長蔡遠進亦分享其文化視角,引發豐富對話與共鳴;洪玉芬與林靈2位作家感受到與讀者之間深層連結,回應細膩深刻,現場氛圍溫暖動人。
講座結束後,金門魁儡劇團團長蔡遠進特別帶領與會者前往烈嶼保生大帝廟,進行一場充滿在地精神文化導覽,使整日活動在文學、創作與土地交融中,畫下深刻圓滿句點。
透過此次「走讀青岐—從小金門到非洲奇緣」系列講座,洪玉芬帶領與會者重新認識小金門文化風景,也以自身生命故事與創作歷程,開啟一段關於記憶與土地對談;這場跨域對談與閱讀分享是文化感知之旅,為小金門文學地景寫下動人篇章。
- 記者:勁報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