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比歐允改革軍售流程 美議員提法案強化援台效率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今天在國會提到,國務院收到許多對於軍售延宕的抱怨,當前的改革重點之一即是加速流程。參、眾議員同日提出「台灣+法案」,要求把台灣視同「北約+」成員,在軍售上享有相對便捷的待遇。

盧比歐(Marco Rubio)上午出席眾議院外委會「2026財年國務院佈局:捍衛美國利益」聽證會期間,眾議員辛克(Ryan Zinke)關切外國軍事銷售系統是否能及時提供盟友軍事能力,且總統川普出訪中東結束後,可能會有大量軍售訂單,請盧比歐承諾改善。

盧比歐表示,這確實是國務院重組及改革的優先事項之一,目標是使這個流程更快速。

「我們收到許多抱怨,每場雙邊會談中,對方都會抱怨某項軍售案或融資案已經卡了5年,卻仍未交付,或尚未通過程序獲得批准。因此,我們必須改革這個體系。」

他也說,美國對外軍售面臨的另一個障礙是國防工業產能無法快速生產彈藥,來滿足自身需求,也無法履行對夥伴的承諾。

參議員史考特(Rick Scott)及眾議員裴利(Scott Perry)下午提出「台灣+法案」(Taiwan PLUS Act),訴求與日前的「豪豬」法案相似,有助簡化對台軍售流程,讓台灣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日本、澳洲、韓國、以色列及紐西蘭,也就是「北約+」(NATO Plus)的成員享有同等軍售待遇。

法案指出,根據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資料,台灣為2020財年外國軍事銷售制(FMS)最大客戶。1950至2020財年間,台灣是美國第3大軍售客戶,與日本並列。2010年以來,國務院已通報國會超過41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2315億元)的對台軍售。

法案也提到,台灣已被美國視為「主要非北約盟友」(major non-NATO ally);2020年「台灣保證法」及2021年「國防授權法」都有條文要求美國提供台灣足夠的防衛能力。

此外,美國國會轄下的「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C)2019年的報告中,建議美國國會將對台灣的軍售待遇提高到與美國盟友一樣的級別。這項建議在2024年的報告中再次提出。

北京不排除武統台灣。史考特透過新聞稿表示,美國因此必須明確表達持續支持台灣的立場。這項法案將減少繁瑣程序,使台灣能夠更快、更容易地從美國購買所需武器,以在共產中國入侵時自我防衛。

裴利則說,台灣正處於中共加劇的侵略前線。「台灣+法案」將簡化對台軍售流程,強化嚇阻力,並鞏固美國捍衛印太利益的承諾。

國會法案必須經眾議院、參議院通過文字一致的版本,再由總統簽署,才完成立法程序。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