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未修!地方收入由40%降至25% 藍白修《財劃法》從中央挖走8552億


25年未修!地方收入由40%降至25% 藍白修《財劃法》從中央挖走8552億

(記者張麗娜/台北報導)國眾兩黨聯手強推「國會五法」引發高度衝突後,被視為錢坑法案「花東三法」已緊急踩煞車,接下來戰場聚焦在25年來從未修訂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地方收入早已由40%降至25%,立法院現正上演地方包圍中央戲碼。



根據國民黨團《財政收支劃分法》版本,要求中央釋出15%稅收給地方縣市運用,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將由4099億元暴增至9876億元,大增5777億元;民眾黨團版本則增加2775億元。對此,民進黨痛批藍白攜手過了國會奪權法案後,如今又來推動地方搶錢法案,若強行通過,不僅自肥藍白執政縣市,連國家財政也會被拖垮。



1951年訂定的《財劃法》,上一次針對財源分配調整是在1999年,當時是第七次修正,之後雖在2010年進行五都縣市改制案、2014年桃園升格案,但財源分配部分卻未能觸及,前總統蔡英文、馬英九、陳水扁執政時期,行政院曾5度提案,最終皆不了了之。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上周排審《財劃法》及公聽會,現階段包括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及各黨立委自提案,目前累計有17個修法版本。



《財劃法》25年未修 地方稅收占比由40%降至25%



國民黨團指出,最近一次《財劃法》配合精省改制,自1999年1月25日迄今,已逾25年,期間已歷經多個縣市升格為直轄市,地方改制從二都變成六都,但《財劃法》仍未與時俱進,已失去中央補助地方的精神及成效。近年來中央稅收大幅增加,給予地方財源卻不斷下降至25%,各縣市面臨財源偏低、債務負擔等問題。



國民黨團指出 ,依《憲法》第107條規定,國稅與地方稅之劃分權屬中央權限,再查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之「歷年各級政府淨收支概況表」所示,《財劃法》從1999年精省前中央與地方收入占全國總收入比例為60%比40%,至精省後以2024年最新資料來看,兩者之收入比例增為75%比25%。換言之,中央透過精省修法,多拿走全國總收入的15%,不但集權又集錢,嚴重傷害了地方財政,且不符《地方制度法》的自治精神,造成中央與地方收入垂直失衡比精省前更加嚴重。



藍主張返還15%給地方政府 白擬提高土增稅、綜所稅等配比



國民黨團主張,為解決地方財政問題,中央首要就是要把精省後多拿的15%收入還給地方,有效改善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為達此擴大規模,故提案修正為所得稅總收入之25%、營業稅總收入減除依法提撥之統一發票給獎獎金後之全部收入及貨物稅10%,由中央按第16條之1之公式及規定,分配給直轄市、縣(市)及鄉(鎮、市)。



民眾黨版則主張統一課稅收入分成基礎,遺產及贈與稅22縣市皆為60%;擴大統籌分配稅款規模;提高各類稅收分成,土地增值稅全數歸地方;中央釋出的財源2775億元。



財政部試算出爐 新北暴增619億最多、彰化443億次之



面對藍白陣營提案修法,財政部日前已將相關草案試算結果送交立法院。按國民黨團版試算,因67%按人口比例分配,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將由4099億元暴增至9876億元,大增5777億元、增幅達141%;其中以新北市增加619億元最多、大增1.3倍,彰化縣增443億元次之、暴增3.36倍,台中市、屏東縣各增400億元以上,台北市增377億元排名第5,桃園市也增352億元,六都中以台南市增254億、高雄市增330億元較少。



此外,宜蘭、苗栗、南投、雲林、嘉義縣等都增加200億元以上,新竹縣市、台東、花蓮、基隆及嘉義市也各增100億元以上,僅離島3縣各增加不到100億元。不過,若以增幅來看,連江縣增加834.6%最高、宜蘭縣增430.5%、金門縣增394.5%次之,除台北、台南及高雄增加不到1倍外,其餘縣市均大增1至8倍以上。



財政部指出,除各縣市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暴增5777億元之外,國民黨版也明訂中央給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不得減少,以2023年一般性補助款2121億元,加上去年統籌稅款實撥數(含金融營業稅短少補助)4227億元及計畫型補助2334億元,總計中央須釋出1兆4459億元,約中央總預算歲入(2兆9074億元)的一半,中央財政被嚴重弱化,影響國防、社福、重大建設等預算。



財政部長莊翠雲上周在立院答詢時也強調,現階段仍在廣徵各縣市及各方的意見,過去5度提出修法沒有完成,就是因為沒有共識,各地方政府的差距還是很大,在這樣情況下倉促訂出時間,這是沒有意義的。



綠批地方搶錢法案 要求先撤回「錢坑三法」



對此,民進黨黨政人士表示,該修法與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所提2.5兆錢坑法案有所扞格,若通過預算,將全部被鎖在錢坑特別預算中,不可能有多餘預算可以配予地方。他痛批,國民黨的邏輯根本就是前後矛盾、自打嘴巴,應先撤回「錢坑三法」,再談《財政收支劃分法》。



民進黨也指出,依據藍白版本試算,分配的條文獨厚藍白執政縣市,且優先保障台北市,按國民黨版試算,台北市統籌分配稅款將從現在的612億元增加到989億元,資源最多最富有的直轄市絲毫沒有讓利給其他縣市;民眾黨版本中營業稅地方分配額調漲,遭起訴的新竹市長高虹安將是最大獲益者,卻不知這些縣市首長會把預算花去哪裡。



民進黨表示,由於各縣市施政計畫優先順序不同,統籌分配稅款不足時,中央會依照優先順序提供一般性補助款。但國民黨修法,除了多分配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款也不能減少。如此一來,等同地方政府每年將挖空中央約1.5兆元預算、超過一半的國家總預算,而中央政府的相關人民福利措施預算,例如,育兒津貼、租屋補助、學費補助以及長照補助等措施,將被藍白兩黨的修法瓜分殆盡。



歷年修法共獲共識 修法難度高



立院人士坦言,《財劃法》難產的原因出在各縣市政府立場不同,直轄市與非直轄市意見相左,導致過去幾年始終沒有定案,像過去北、高2個直轄市時期,國民黨就建議把北、高兩市統籌分配款提高,但這樣就排擠到其他縣市,自然大家都持反對意見。



此外2002年,當時國、親兩黨也結盟組泛藍陣營,以6票之差擊敗民進黨與台聯的泛綠陣營完成三讀,後來行政院比照這次國會改革法提出覆議,泛藍陣營有委員因立場不同而跑票,讓當時的院長游錫堃覆議成功。由過去案例可見,要完成修法確實難度很高。



該人士認為,即便綠營在國會是少數,但不少選區立委背負著地方壓力,就會出現跟黨團不同調的情形,可以預見《財劃法》的攻防,勢必會再掀起另一波波瀾。




25年未修!地方收入由40%降至25% 藍白修《財劃法》從中央挖走8552億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點選下方圖片連結,加入贊助菱傳媒行列



用一罐能量飲的費用,幫記者補充戰鬥力!




25年未修!地方收入由40%降至25% 藍白修《財劃法》從中央挖走8552億



更多新聞:



獨家/金門前縣長李沃士收金酒廠商百萬賄款 無罪變有罪還被法院加告一條罪



幕後/AI吃電怪獸來了!台南兩燃氣電廠案卻卡關 疑民進黨初選內戰效應



幕後/賴清德靠醫界背景與台南城市外交 積累人脈奠定新台日關


菱傳媒原始網址:25年未修!地方收入由40%降至25% 藍白修《財劃法》從中央挖走8552億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