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保護竟靠10元感應卡? 葛如鈞揭故宮停電應變破口
【警政時報 包克明/臺北報導】
針對近期西班牙與葡萄牙發生大規模停電,導致博物館運作中斷、文物面臨安全風險,凸顯博物館在突發斷電情況下文物保存風險嚴峻。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葛如鈞質詢時援引該事件為例指出,台灣也將在5月17日面臨核三廠二號機停機、迎來無核的第一個夏天,屆時電力穩定性備受質疑,質詢故宮是否有完備的停電應變機制。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日邀請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對於葛如鈞委員的質詢,蕭宗煌院長回應表示,故宮確實有演練停電應變,且曾因台北市工務局施工不慎挖斷電纜,造成突發停電,院方即依程序啟動備援電源。

葛如鈞則提出,根據故宮現行的《災害緊急應變作業要點》,僅規範風災、水災、地震、火災等情境,對於「停電狀況如何保存文物」未有具體規範。他強調:「挖斷電纜是因,停電是果。」文物保存不能靠運氣,要預先做好準備。
蕭宗煌則坦言,應變要點中確實沒有針對停電情境設立獨立章節,但表示保全系統、展場與庫房目前皆涵蓋於柴油備用電源供應範圍內,其柴油存量可維持約 22 小時供電,且院區地下設有加油設施,可快速補充。葛如鈞則要求故宮儘速召開專案會議,精算所需儲油量與調配機制,同時檢討並補足應變程序。
葛如鈞進一步揭露,目前故宮南北院進出庫房所使用的門禁卡,為市面上約 10 元即能取得的可複寫感應卡,未採取指紋、人臉或虹膜等生物識別技術。他痛批:「全院 70 萬件國寶、總價值估計 35 兆元,居然靠這種廉價方式管理,跟一般社區大樓有什麼差別!」
對此,蕭宗煌回應,卡片只是進出對照工具,實際進入庫房需兩位專責人員同時進行指紋或虹膜掃描,並強調:「不是持卡就能進去,門禁系統還需配合生物辨識才會開啟」。
葛如鈞質疑,35兆國寶只由兩位專責人員的指紋來管理,顯然還是不合理,管理實務明顯仍存重大漏洞。日前南院發生放任清潔員未申報登錄進入庫房的情形,要求院方應儘速導入更嚴謹的身分查核與高科技防護措施。
葛如鈞指出,國寶不能靠運氣守護,院方更不能再以「慣例」、「臨時處置」作為藉口。他要求蕭宗煌院長提出完整檢討與改善報告,並期待故宮在 115年預算編列中,明確增列文物防護、智慧門禁及緊急應變系統升級強化相關預算。
葛如鈞說,畢竟,面對高達 70 萬件的無價國寶,不應仰賴兩名人員的指紋辨識以及人工查核做安全保障,將持續監督並推動故宮改革,確保每一件國寶都能在最安全狀態下被保存。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https://www.tcpttw.com 警政時報)
- 【獨家內幕】中福營造驚爆工地暴力!工人遭5人圍毆重傷 公司冷回:交給司法處理
- 【獨家】陳白立獲重用接任調查局長|聚焦防中滲透與整頓內部文化有成
- 【獨家】交屋糾紛(下)百戶屋主淪冤大頭?房市專家:提早過戶為數億「現金流」!
〈國寶保護竟靠10元感應卡? 葛如鈞揭故宮停電應變破口〉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警政時報|全台第一公義的新銳媒體》。
- 記者:警政時報 包克明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