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宏誠風聞奏事》主席自由創作孫總理的革命初衷


桂宏誠風聞奏事》主席自由創作孫總理的革命初衷

黨主席朱立倫今年所說「每一位本黨的同志都是總理的信徒,永遠追隨著總理革命的初衷」的感言。但這只不過是儀節式的場面話。畢竟,不必知道孫總理的行誼及其革命建國之理念,只要能為黨爭取到選票和鈔票,才是成為黨的權力菁英或高層幹部的重要標準。(圖/取自網路)

作者/桂宏誠

在國父誕辰紀念日當天,中國國民黨難免要行禮如儀地緬懷創黨人,再發表如主席朱立倫今年所說「每一位本黨的同志都是總理的信徒,永遠追隨著總理革命的初衷」的感言。然而,總理遺囑第一句就說「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這應該就是總理革命的初衷,但實在感受不到朱主席領導的國民黨同志,懷抱著「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的奮鬥目標。

今年是中山先生演講及出版《三民主義》滿百周年,國民黨幹部對總理建國理念的了解,早已是憑藉攀附西方思想為要素的「自由創作」。甚至於,不少國民黨菁英還以為,總理的建國理念就是要追求歐美的自由民主理論與制度。因此,他們總以為台灣人民現在擁有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生活,就是總理革命的初衷。

事實上,總理遺囑的第二句是交代「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的方法,乃「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由此可知,總理革命的初衷是追求「中國」在國際間的自由平等,而不是「中國人」的自由平等權利。何況,中國國民黨朱主席敢於率領同志們,向大家說明「我們都是中國人」嗎?

國父在〈民權主義〉中花了不少篇說明,為什麼革命時的口號,不能高舉與歐洲一樣的自由與平等,主因就在於國家面臨的問題並不相同。同時,國父雖順應「從君權演進到民權」時代的潮流,但他也強調歐美的民權制度只能借鑒,需改良後才能適用在中國,不能因崇洋心態而一味地移植照搬。

〈民權主義〉第二講中說明了歐美為向王權爭自由才興起了民權,但中國人向來處於「帝力於我何有哉」的社會,反而因太過自由而成了一盤散沙。所以,國父指出他不拿自由當成革命的口號,但我們的民族可以說和歐美革命以求得自由一樣,「因為實行民族主義,就是為國家爭自由」。

國父在〈民權主義〉第三講中也強調,歐洲爭得自由後的民權平等是「假平等」,且中國的弊病不是在不自由不平等,所以也不能「照本抄謄」。國父主張的「真平等」是指,人因在聰明才力上有天生的不平等,所以在以服務而非奪取為目的之前提下,「聰明才力愈大者,當盡其能力而服千萬人之務、造千萬人之福」,至於全無聰明才力者,「亦當盡一己之能力,以服一人之務。造一人之福」。

在臉書上公開表明在台灣落地生根的中國國民黨,只有在可能對「重返執政」有利的情況下,才會表現出具有「中國」的意識或情懷。因此,朱主席雖說黨員同志都是中山先生的信徒,但這只不過是儀節式的場面話。畢竟,不必知道孫總理的行誼及其革命建國之理念,只要能為黨爭取到選票和鈔票,才是成為黨的權力菁英或高層幹部的重要標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桂宏誠風聞奏事》主席自由創作孫總理的革命初衷

桂宏誠,公務人員高等三級考試及格,三進三出政府機關。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和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校名都不怎麼政治正確。目前擔任生涯第一個工作機構民主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