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院資深護理願意留任回流 營造幸福友善護理職場

記者黃村杉/新北報導


臺北醫院資深護理願意留任回流 營造幸福友善護理職場

為鼓舞護理士氣,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今(24)日辦理「部北護理好幸福」記者會,分享臺北醫院透過多元策略,營造幸福友善護理職場,許多資深護理願意留任、回流,並陸續有新血加入共同打拼,醫福會楊南屏副執行長親自出席為所有在醫療護理行業努力的同仁表達支持與鼓勵。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鄭舜平院長表示,護理是醫療重要的一環,護理工作一直都不容易,尤其是加護病房、急診等高壓場域的護理人員尤其辛苦,要解決護理人力荒,要讓員工有幸福感,讓護理師安心吃飯、準時下班、快樂休假。

鄭舜平院長說,除了提供優渥薪資、增加獎勵、提升員工福利,創造醫院主管與基層同仁的直接對話是絕對必要的,每週一他都會固定巡訪各單位,定期安排「院長有約座談會」,讓員工能與院長面對面溝通,討論包含工作氛圍、環境、人力、餐點等各面向,「要讓員工知道你和他是一起的、站在他的立場為他考慮如何解決困難、如何能一起努力做的更好」。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指出,臺北醫院自從109年起,以降低負荷、改善流程、提升幸福感,為實踐永續的護理幸福職場的三大關鍵策略,執行至今,離職率已下降1.85%、加班時數下降2%,今年至今已有27%的護理人員有連休4天以上假期。

護理科王卿凌督導長說,自從導入智慧資訊科技後改變臨床護理師的工作模式,例如護理人員使用235克的手機取代部分80公斤護理行動車的功能,現在只要持手機穿梭在病房間,使用由資訊室和廠商共同合作開發的「愛護行動整合APP」,便可完成病人辨識及給藥,因為用藥資訊一目了然,能有效避免給錯藥物和可能的延遲給藥,提升給藥及核對的效率。

此外,還有採檢、備血、紀錄生命徵象、查看病人最新動態、即時醫囑、注意事項、檢驗報告等功能,減少原本使用行動護理車所帶來的手腕痛、下背痛等職業傷害,提升效率與病人安全,降低護理負荷,為護理工作節省許多時間。

另特別有感的是,過去護理師為能在上班前完成儀器點班,需提早到院,點班短缺時在護理站或病房間穿梭查找,現在導入儀器定位及設備維護系統後,節省了盤點查找的時間,接班護理師不用早到,前一班護理師也能準時交班下班,讓護理人員能安心吃飯、準時下班、快樂的休假。


臺北醫院資深護理願意留任回流 營造幸福友善護理職場

ICU護理師吳育慈則分享,幸福的職場環境有幾個關鍵要素,首先是尊重和支持。在台北醫院院長願意聽取基層的建議,每年都會進行與院長有約,透過這個活動都能直接與院長溝通我們所想要改善的事務。另在加護病房的病人若要做檢查胃鏡、腹部超音波等,過去需要陪同病人至各檢查單位,因為不知道病人的狀況會不會突然就有很大的變化。

吳育慈說,還要擔心另一位病人狀況,在送檢過程直到回到病房的這半小時之間,陪同的護理師壓力很大,有時頻繁的外出檢查也讓護理人員很疲累,後來醫院直接在加護病房內引進相關的檢查設備,由各科檢查醫師來到病房進行治療,減輕護理師壓力提升工作效率,也提升病人的安全。

吳育慈感謝長官都有把我們的困擾聽進去,為此加買設備、改善流程。還有同事之間的相互支持也很重要,當我們面臨困難時,大家會互相幫助,這種團隊精神讓我感到非常溫暖。最重要的是,工作氛圍非常棒,大家相處融洽,經常有一些聚會讓我們在繁忙的工作中也能感受到輕鬆和愉快。


臺北醫院資深護理願意留任回流 營造幸福友善護理職場

ICU的簡子媛護理師表示,應屆畢業就到臺北醫院,工作第一年跟不上進度,加上家屬的無理取鬧、病人因為種種不適對護理師指責怒罵,甚至咬護理師,這些不受尊重的感覺讓她對護理非常灰心且萌生退意。而現在之所以還在護理職場,是因為學長姐不停地鼓勵及幫助,以及看到臺北醫院不斷的變化。

簡子媛護理師指出,從大至大門開始或小至加護病房的櫃子、工作車、點滴架等反映,院長都注意到也幫大家改善了,病房及工作區更加明亮乾淨,工作起來真的會把它當成自己的家。薪資福利也是有增無減,一開始要騎車從新店來上班,風吹日曬,今年買了一台車代步,也讓家人安心,在醫院停車也方便,三餐也不用擔心,員工餐廳不僅色香味俱全還佛心價格。

簡子媛護理師說,每年還提供護士服及護士鞋,等於進到醫院工作不僅賺錢也省錢,還有提供免費球賽入場券、員工健身房、托嬰中心、零食櫃等,也有相當多的社團讓同仁參加,工作之餘也能放鬆身心適度休息,比較特別的是醫院竟然會安排視障按摩師到各單位為大家免費按摩,短短的15分鐘不僅仍讓同仁放鬆疲憊的身體,也能適時地減輕壓力等,真的好暖心。

更多新聞推薦

反聖嬰現象 氣象署:夏季更加炎熱,颱風正常至偏少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