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餘長輩自製天然艾草槌 健康活力不求人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艾草是是一種香草植物,含有特殊的氣味,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絡)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可以內服,食用可做成艾草粿;外用可避邪、泡澡、薰香、通經活絡、驅寒袪濕、舒緩助眠等多種用途。大甲區農會日南綠色照顧站,邀請綠照門創辦掌門人甘明又(甘蔗)老師,帶領一群二十餘位老頑童一齊DIY,完成療癒手作-艾草養生經絡敲打槌。
課程一開始,甘蔗老師先讓學員們將新鮮艾葉揉碎聞其味道,因艾草葉中的油胞細胞需經過搓揉後,才能釋放那特殊的香味。接著循序漸進的指導學員們,先將乾燥的艾草放入棉布袋中,經過雙手像洗衣服般的搓揉成艾絨,加入女真子、決明子抖動搖轉均勻,放入木桿將艾草球整形成球狀,再包裹彩色棉布,以彩色棉線一圈圈看仔細的繞,最後利用一字起將線頭收好即完成。
做法看似簡單卻有點繁複的艾草養生經絡敲打槌,製作過程中百趣橫生,搓揉乾燥艾草要像手工洗衣服般左搓又揉,媽媽們卻都說家裡都是交給傻媳婦(洗衣機);加入女真子、決明子抖動搖轉均勻,男學員卻調皮的拿起來繞轉,完全跳脫甘蔗老師的教作流程;剛綁好木棒的半成品,學員們直接拿起來當麥克風或是演起布袋戲偶對話,課堂上開心的不亦樂乎。
甘蔗老師提到,在過去沒有網路的年代,人們天生喜歡植物、喜歡動物,在接觸大自然中會自然的開心,這是因為這份感受寫在基因裡。因此做園藝比運動更長壽。
農會黃瑞祥總幹事表示,農會承辦農業部綠色照顧計畫即是回歸自然本質,藉由綠照課程專業老師們的引導、農村長者們的參與、課程間的互助互動,達到參與、學習、療育、關愛、照顧農村高齡者之目標。
更多新聞推薦
● 柯建銘提案將藍白委送紀律委員會 黃國昌:誰該被送相信人民看得清楚- 記者: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