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電動車出重拳!歐盟祭反補貼稅最高37.6%、為期4個月

對中國電動車出重拳!歐盟祭反補貼稅最高37.6%、為期4個月

商傳媒|記者楊金銘/綜合報導

歐盟自上週五(5日)起正式對中國電動車加徵最高37.6%的「臨時反補貼關稅」,為期四個月,歐盟並將在10月底完成調查、提交成員國決定是否長期加徵此懲罰性關稅。

上述結果引發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強烈不滿,並聲明表示「希望歐盟委員會不要將當前產業發展必經的階段性整車貿易現象視為長遠威脅,更不要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濫用貿易救濟措施,要避免損害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維持公平、非歧視、可預期的市場環境」。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自去年10月開始,發動對中國進口電動車是否接受政府過度補貼等調查。《汽車內幕新聞(Carscoops)》揭露此次調查中,詳細記錄有關中國主要車企獲政府補貼的具體情況,以及歐盟依據不同情況對不同車企做出相對的稅率調整。

調查報告列出中國政府補貼中國車企的各種具體方式,包括:國有銀行貸款、融資、撥款、銷售獎勵、建廠的廉價土地、電池研發和銷售的高額補貼等。

其中,「上汽集團」接受中國政府的補貼高達34.4%,居主要車企之冠,包括1.38%來自國有銀行貸款、8.27%來自其他融資、8.56%來自撥款、2.28%來自電動車銷售獎勵、0.67%來自廉價土地、13.24%來自採購電池的優惠。若以上汽集團每輛電動車的生產成本為100元人民幣估算,約有34.4元人民幣來自政府補貼。

除此之,中國車企還享有勞動成本等優勢,例如,上汽生產的MG 4電動車與上汽生產的福斯ID.3電動車價格,相差超過1.3萬美元,足以反映上汽為何對福斯擁有巨大價格優勢。同時上汽集團也被認為是較不配合調查的中企,因此在10%關稅之上又被加徵最至高37.6%的反補貼稅。

至於比亞迪和吉利汽車則被認定受到中國政府較少的補貼,且對歐盟的調查保持透明化的態度,因此這兩家車企的反補貼關稅分別為17.4%和19.9%、相對較低。不過,調查報告也提到,雖然比亞迪擁有自己的電池工廠,但比亞迪生產電池所用的鋰,仍獲得中國政府的補貼。

歐盟目前對中國電動車加徵的反補貼稅,只是臨時性關稅,未來4個月歐盟和中國還將進行談判,若雙方無法達成協議,此關稅將變成永久性關稅,而中國也放話將對歐盟進口產品加徵報復性關稅,雙方拉鋸恐怕還有後話。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