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說不說 2》入圍 App Store Award「文化影響力獎」 提升玩家對愛滋的認知與同理心
提及衛教資訊宣傳,常見管道不外乎宣導廣告、單張,然而為普及愛滋知識與相關社會議題的認識,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與本土遊戲製作團隊 – 遊戲熵合作,開發《愛說不說》系列文字冒險手遊,不僅廣受好評,更成功提升六成玩家的對疾病的認知。
官方表示,《愛說不說》是一系列模擬社群互動的遊戲,透過角色對話,讓玩家了解 HIV 知識,設身處地體驗 HIV 感染者可能遭遇的困境和壓力,並深度探索疾病平權議題。自 2022 年底推出以來,《愛說不說》系列遊戲吸引了逾 25 萬次下載,在 Google Play(4.8)與 Apple App Store(4.9)上保持近乎滿分的評價。
自第一代遊戲獲選 2023 Best of Google Play 「最佳 MIT」遊戲後,今年 7 月推出的續作《愛說不說 2:在愛之前》更入圍 2024 年度 App Store Awards「文化影響力獎」,成為 2019 年以來首度入圍該獎項之台灣團隊作品,並於世界愛滋日(12/1)在 74 個國家的 App Store 中被選為「當日推薦遊戲」。
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表示,從玩家在遊戲中的互動數據來看,體驗之初,逾六成玩家(67.4%)表達對愛滋的恐懼與不了解,反映多數民眾對愛滋的認識受長年積累的偏見與刻板印象侷限。然而隨著遊戲體驗時間增長,玩家對於愛滋的認知度逐步提升,最終有 65% 的玩家完全了解「感染愛滋病毒(HIV)」與愛滋病(AIDS)的差異、病毒的傳染途徑以及 U=U(有效治療,愛滋傳不了)的意涵。
「感染愛滋病毒(HIV)不一定會發病成愛滋病(AIDS),」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醫師說明,「只要病毒量獲得穩定控制,愛滋感染者的健康與壽命與其他人幾無差別;同時,台灣有超過八成感染者透過穩定服藥病毒量已經達到醫療儀器測不到的程度(Undetectable),更是 100% 不會傳染給他人(Untransmittable)。」
除了更新衛教資訊,《愛說不說 2:在愛之前》讓玩家以第一人稱視角,體驗感染者確診初期的情感衝擊、是否向親友與潛在伴侶坦承感染身分的兩難、以及如何重建自我認同。擬真的社群互動讓玩家能輕易融入角色,對感染者的生命境遇感同身受,網友紛紛表示:「坦承感染身分卻被羞辱太真實了」、「要說出自己是感染者壓力好大」、「玩到哭」;73.2 % 的玩家則在遊戲後期表達對感染者的高度同理,願意主動給予支持與鼓勵,更有兩成玩家於現實生活中為疾病平權發聲。
在「具備有效治療藥物」以及「病情控制即不會傳染」的雙重條件下,治療其實是最好的疾病預防方式;然而目前愛滋防疫的挑戰卻在於如何找到感染黑數。根據疾管署今年 3 月修訂的「建議愛滋病毒 (HIV) 篩檢或檢驗對象及頻率」,有性行為者應至少進行 1 次愛滋篩檢,但礙於愛滋汙名,普遍篩檢難以推行,台灣目前仍有約 9% 的感染者因從未篩檢,並不清楚自己的感染狀態,亦未接受治療。「當普遍認知不足、疾病又存在許多負面標籤時,民眾畏懼因確診而成為受攻擊的對象,將本能地排斥篩檢;我們在新冠疫情初期也可以觀察到相同的現象。」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柯乃熒理事長表示:「普遍篩檢的推行雖然會使確診數在短時間內提升,但搭配有效的治療阻止病毒持續傳遞,反而可以使疫情迅速趨緩,就如同近年的新冠疫情歷程。」
距 1984 年台灣出現第一例愛滋個案以來,今年剛好是第 40 週年,期間醫學進步、疫情發展、宣導及教育方式皆有大幅的轉變,然而多數民眾的認知都還停在上一個世紀。為讓民眾的愛滋認知與時俱進,兩學會將持續以創新方式進行愛滋科普教育。同時,台灣愛滋病學會也於世界愛滋日發行《愛滋 40》紀錄片以及《穿越迷霧:台灣 40 年愛滋紀實》專刊,提供各級教育單位多元的教材與參考資料。
官方表示,《愛說不說》是一系列模擬社群互動的遊戲,透過角色對話,讓玩家了解 HIV 知識,設身處地體驗 HIV 感染者可能遭遇的困境和壓力,並深度探索疾病平權議題。自 2022 年底推出以來,《愛說不說》系列遊戲吸引了逾 25 萬次下載,在 Google Play(4.8)與 Apple App Store(4.9)上保持近乎滿分的評價。
自第一代遊戲獲選 2023 Best of Google Play 「最佳 MIT」遊戲後,今年 7 月推出的續作《愛說不說 2:在愛之前》更入圍 2024 年度 App Store Awards「文化影響力獎」,成為 2019 年以來首度入圍該獎項之台灣團隊作品,並於世界愛滋日(12/1)在 74 個國家的 App Store 中被選為「當日推薦遊戲」。
玩遊戲更新愛滋知識:U=U 100% 不會傳染
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表示,從玩家在遊戲中的互動數據來看,體驗之初,逾六成玩家(67.4%)表達對愛滋的恐懼與不了解,反映多數民眾對愛滋的認識受長年積累的偏見與刻板印象侷限。然而隨著遊戲體驗時間增長,玩家對於愛滋的認知度逐步提升,最終有 65% 的玩家完全了解「感染愛滋病毒(HIV)」與愛滋病(AIDS)的差異、病毒的傳染途徑以及 U=U(有效治療,愛滋傳不了)的意涵。
「感染愛滋病毒(HIV)不一定會發病成愛滋病(AIDS),」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洪健清醫師說明,「只要病毒量獲得穩定控制,愛滋感染者的健康與壽命與其他人幾無差別;同時,台灣有超過八成感染者透過穩定服藥病毒量已經達到醫療儀器測不到的程度(Undetectable),更是 100% 不會傳染給他人(Untransmittable)。」
還原感染者真實生命經歷,玩家深度同理疾病汙名帶來的壓力
除了更新衛教資訊,《愛說不說 2:在愛之前》讓玩家以第一人稱視角,體驗感染者確診初期的情感衝擊、是否向親友與潛在伴侶坦承感染身分的兩難、以及如何重建自我認同。擬真的社群互動讓玩家能輕易融入角色,對感染者的生命境遇感同身受,網友紛紛表示:「坦承感染身分卻被羞辱太真實了」、「要說出自己是感染者壓力好大」、「玩到哭」;73.2 % 的玩家則在遊戲後期表達對感染者的高度同理,願意主動給予支持與鼓勵,更有兩成玩家於現實生活中為疾病平權發聲。
擁有正確認知、去除汙名與終結疫情環環相扣
在「具備有效治療藥物」以及「病情控制即不會傳染」的雙重條件下,治療其實是最好的疾病預防方式;然而目前愛滋防疫的挑戰卻在於如何找到感染黑數。根據疾管署今年 3 月修訂的「建議愛滋病毒 (HIV) 篩檢或檢驗對象及頻率」,有性行為者應至少進行 1 次愛滋篩檢,但礙於愛滋汙名,普遍篩檢難以推行,台灣目前仍有約 9% 的感染者因從未篩檢,並不清楚自己的感染狀態,亦未接受治療。「當普遍認知不足、疾病又存在許多負面標籤時,民眾畏懼因確診而成為受攻擊的對象,將本能地排斥篩檢;我們在新冠疫情初期也可以觀察到相同的現象。」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柯乃熒理事長表示:「普遍篩檢的推行雖然會使確診數在短時間內提升,但搭配有效的治療阻止病毒持續傳遞,反而可以使疫情迅速趨緩,就如同近年的新冠疫情歷程。」
距 1984 年台灣出現第一例愛滋個案以來,今年剛好是第 40 週年,期間醫學進步、疫情發展、宣導及教育方式皆有大幅的轉變,然而多數民眾的認知都還停在上一個世紀。為讓民眾的愛滋認知與時俱進,兩學會將持續以創新方式進行愛滋科普教育。同時,台灣愛滋病學會也於世界愛滋日發行《愛滋 40》紀錄片以及《穿越迷霧:台灣 40 年愛滋紀實》專刊,提供各級教育單位多元的教材與參考資料。
- 記者:GNN新聞
- 更多遊戲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