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也能沖出夢想!林靜玉憑毅力成為國際手沖咖啡師
【威傳媒記者陳惠玲報導】
目前就讀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大四的林靜玉,是一位視障咖啡師,去年取得 IOPCA 國際手沖咖啡師證照。天生弱視的她,從小視力模糊,學習過程十分艱辛,需將電腦字體放大至 24 級才能閱讀,也需申請獨立考場與延長作答時間才能應試。在特教中心與系上師長及同學的支持下,她以堅定的意志力與對學習的熱愛,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校園中深具啟發力的人物。
五月正值社工系一年一度的「社工周」,林靜玉受邀在校內海豚廣場設攤,親自煮咖啡展示她的專業手藝。22日下午,陽光明媚,現場人潮熱絡,吸引眾多師生前來支持。人文學院院長李玲玉、社工系主任陳玫伶、社工系老師黃全慶、孫彰良、學發中心主任洪碧卿、特教中心李麗溫老師,以及老五老基金會社工帶領的長者們也到場參與,帶領學生「一秒鐘」老化體驗活動,感受社會工作的溫度。

社工系大四生林靜玉,克服視力障礙考取證照,圓夢歷程鼓舞人心
林靜玉在現場分享自己成為咖啡師的契機:「我大一下學期時,聽哥哥提到學校特教老師推薦『愛之光公益協會』所辦理的視障咖啡師與香氛師訓練課程,覺得非常新奇。因為平常我們對視障者的就業印象多半是按摩或街頭藝人,讓我很好奇視力不好怎麼沖咖啡。於是我和哥哥、姊姊三人一同報名,並順利完成了為期三至六個月的課程與實習,成功考取國際證照。」

對於訓練過程中的挑戰,靜玉坦言:「最困難的是精準掌握水位,視力模糊讓我無法依靠視覺判斷,但我透過觸覺來補足,並使用語音磅秤、水滿警報器等輔具克服限制。」她補充說明,這些輔具設計貼心,例如水滿警報器具備震動與聲響兩種提示模式,能因應不同環境需求,四鍵式定溫器也方便視障者操作。
目前,林靜玉與哥哥、姊姊共同創立「情森咖啡」品牌,透過網路銷售濾掛咖啡。她表示:「咖啡會是我未來的兼職,主要職涯仍希望走社工這條路。一路上受到很多人的幫助,我也希望能透過自己的故事回饋社會,幫助更多人。」

談到畢業後的就業挑戰,靜玉坦言:「我認為自己有六、七成機會順利進入社工領域,但因為視力狀況,可能面對外界的刻板印象與實際限制,如無法考取駕照影響家訪安排等。但我知道也有不少視障社工從事客服等靜態工作,因此我會一步步尋找適合自己的位置。」
靜玉以堅定語氣說:「不要在嘗試前就先說我不行,多給自己機會去嘗試,你會發現其實沒那麼困難。就算我眼睛不好,我依然做得到。」
系學會會長呂昕穎特別提到,今年活動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社工系大四學姐林靜玉親自現場手沖咖啡,展現其身為視障咖啡師的專業風采。她說:「學姐不只在努力完成社工師證照考試,還克服視力障礙,取得國際手沖咖啡師證照。我真的很佩服她!視力模糊是先天的限制,但她願意不斷挑戰自己,找到新的目標、勇敢實現,對我來說是非常激勵人心的榜樣。」
「搜嗅握可」社工周創意登場!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社工周」活動,今年由系學會精心策劃,以創意主題「搜嗅握可」貫穿整體內容。現任系學會會長、大二學生呂昕穎表示,主題靈感源自「social work」的英文諧音,意涵則蘊含社工工作流程的核心精神,即搜集資源、敏銳嗅覺、把握機會,進而有效服務個案。

活動主場地設於校內海豚廣場,舞台區設有大型文字雲背景板,呈現社工可能涉獵的多元領域,包括衣物分送、社區服務、家庭暴力防治、司法輔導與資源連結等,從「生老病死」各個面向描繪社工實務工作的廣度與深度。
呂昕穎指出,今年社工周的亮點之一,是設計了一套劇情式闖關遊戲。故事主角是一位「霸道總裁」,因緣際會流落街頭,需一步步尋找資源、重返社會。四個關卡分別對應「搜、嗅、握、可」的四大核心概念,讓參與者從遊戲中認識社工如何評估個案需求、敏銳察覺問題、把握資源並發揮專業服務。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吸引了大量學生熱情參與。
此外,老五老基金會也共襄盛舉,設置「老化體驗」活動,讓同學透過實際模擬身體機能退化的過程,體會長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不便,進一步理解長照服務的重要性。
活動期間也同步進行回饋問卷調查,參與學生普遍反映熱烈。有學生表示:「我真的好像開始理解社工在做什麼了,原來服務對象被稱為個案,是需要被連結資源的人。」也有學生提到:「我以前以為社工和志工差不多,現在才知道社工是需要專業訓練、能掌握資源並領薪工作的專業人員。」

系主任肯定學生實習扎根專業、視障學姐林靜玉勇敢追夢展現生命力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自創系以來已走過25年,持續培育具備專業素養與實務能力的社工人才。系主任陳玫伶表示,社工系設有「兒少與家庭社會工作」、「社會照顧服務」兩大模組,致力於培養學生處理兒童少年保護、家庭支持、早期療育與長期照顧等實務議題的能力。
學生在學期間須完成至少400小時的密集實習,合作機構包括各縣市政府社會局、家庭福利中心、醫院社工室、民間社福機構如家扶中心、世展、伊甸身障社會福利基金會等知名單位。透過實務操作與現場參與,學生能更深刻理解專業角色與服務對象的需要,為進入職場打下堅實基礎。
陳玫伶指出,藉由每年一度的「社工周」活動,由系學會主導策畫,不僅讓校內更多師生認識社工專業的內涵與價值,也有助於澄清「社工」與「志工」的差異。此次活動包括社福攤位展示、實務領域工作者的經驗分享,以及視障學生林靜玉親自展現的咖啡沖煮技藝,更與老五老基金會合作辦理「老化體驗」,讓參與者模擬身體老化情境,認識相關資源與就業機會,反響熱烈。
班導師黃全慶老師也分享了對大四學生林靜玉的輔導經驗。他指出,靜玉天生視力受損,學習過程困難重重,但她不曾因此退縮,始終積極參與課程,幾乎沒有缺課。面對考試與上課所需的協助,師長們曾共同研議適合她的方式,例如放大試卷字體、延長考試時間、提供個別輔導等。
黃老師表示,靜玉曾至身心障礙機構實習,專注於視障服務,展現出良好的同理心與傾聽能力,並主動關懷服務對象,深受機構肯定。即使在實習過程中面對挑戰,她也在師長與家人的陪伴下持續前行。他期許社會能給予像靜玉這樣的青年更多理解與支持,讓他們的經驗與專長能投入職場、創造價值,進一步服務更多有需要的人。
(資料來源:威傳媒新聞-WinNews)
延伸閱讀:
- 記者:編輯中心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