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意外發現主動脈瘤 開心手術除瘤修瓣膜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心臟外科楊凱文醫師/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長期抽菸的53歲鍾女士素來沒有心臟疾病,但日前在全身檢查中發現心臟主動脈根部居然有顆大達5.3公分的主動脈瘤,於是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楊凱文醫師的診間。進一步檢查後,發現鍾女士除了有主動脈瘤外,還伴隨主動脈瓣逆流的問題,於是楊凱文醫師替她施行主動脈根部瓣膜保留置換術,免除主動脈瘤不定時破裂的死亡風險外,未來鍾女士也不用煩惱心臟因長時間逆流而衰竭的可能。
主動脈是人體重要的大血管,心臟有三片主動脈瓣,正常的情況下,心臟收縮時瓣膜會打開,將血液輸送到全身,舒張時血液回流,但因為瓣膜關閉,所以血液不會逆流回心臟。若是主動脈瓣膜在心臟舒張時未關閉,血液灌回心臟,長久下來就會增加心臟壓力及負擔,進而導致心臟日益漲大、衰竭。
楊凱文醫師說明:「根部的主動脈瘤因為鄰近主動脈瓣,當主動脈根部擴大的時候,原本緊密貼合的瓣膜葉片因為形狀改變,無法緊密貼合,就會導致逆流。過去的研究報告指出大約50-80%的主動脈根部瘤患者會有某種程度的主動脈瓣逆流。」產生主動脈瘤的原因包含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基因遺傳、先天性雙葉主動脈瓣等等,可是無論是主動脈瘤或是重度以下的主動脈瓣逆流病人大多一開始都不會有明顯症狀,而臨床上則是建議主動脈瘤要是大到5.5公分就要進行手術,在特定的病患 (包括馬凡氏症候群及其他遺傳性主動脈病變,或者本身就因為主動脈瓣膜病變要接受心臟手術的病患) 甚至在4.5公分便可建議接受手術。
在過去,主動脈根部瘤合併主動脈瓣逆流多會以置換主動脈瓣的方式來治療,病人可以選擇機械瓣膜或生物瓣膜,前者的好處是幾乎不會損壞,但是病人要吃一輩子的抗凝血藥;而生物瓣膜雖然不用吃抗凝血藥,可是使用壽命有限,大約十五至二十年就會可能退化損壞,得再次手術。
楊凱文醫師表示,主動脈瓣修補手術近年來不管是在國外或國內都日漸盛行,原因是因為若能將病人原有的瓣膜修補好,就能讓病人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不用再次手術或長期服藥。以鍾女士為例,因為53歲尚屬年輕,且她之所以會逆流單純是因為主動脈根部瘤影響瓣膜形狀所致,瓣膜本身的功能是正常的。因此楊凱文醫師在病人心臟停跳後,先將擴大的主動脈根部及升主動脈切除,再使用人工血管重建主動脈根部後,再將病人原本的主動脈瓣植入人工血管中,接著調整瓣膜形狀確保瓣膜的閉合功能,並在心臟重新起跳後直接術中透過經食道心臟超音波確定病人的瓣膜功能。術後約一週,鍾女士順利出院,目前恢復良好於門診定期追蹤。
楊凱文醫師提醒,抽菸、喝酒及三高是所有心血管疾病共同的危險因子,若想避免心血管疾病,就要嚴格控制並定期回診。許多心血管疾病初期沒有症狀,等到有症狀時多已嚴重,若是民眾在健檢中意外發現自身有主動脈瘤或逆流情形,務必定期追蹤,若醫師建議手術也要儘早處理,才能防患未然。
台美合作重大發現 H3N2病毒基因可片段重組
奇異果竟會引發過敏 婦人舌頭腫得像麵龜
高齡者手術前先優化體質 九旬嬤戰勝癌症
乳癌病友飲食均衡加運動 定期追蹤避免復發
有這五種症狀? 您的腰子可能出問題了!
- 記者:好醫師新聞網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