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效麻醉劑存致命風險! 臨床施打「牛奶針」不可不慎

短效麻醉劑存致命風險! 臨床施打「牛奶針」不可不慎

【NOW健康 陳曉彤/台北報導】北市醫美診所近期爆出,施打「牛奶針」導致患者死亡,該針劑再次引起關注!牛奶針的正式名稱為丙泊酚(Propofol),是種短效性全身麻醉劑,衛福部食藥署表示,牛奶針屬於醫療用途的麻醉劑,如果不當使用,可能引發死亡,而行政院於2015年早已將丙泊酚增列為第4級管制藥品。


牛奶針用處為何? 名人自行施打惹禍上身


牛奶針的主成分是「丙泊酚」,使用大豆與花生作為賦形劑,呈現乳白色,因此得名。透過靜脈注射後,丙泊酚能讓人快速進入昏睡狀態,並抑制呼吸和心跳,血壓隨之下降,主要用於臨床麻醉和鎮靜。然而,由於丙泊酚代謝迅速,患者通常能夠快速從麻醉中恢復,醒來時感覺較為清醒,不會有昏沉感,也較少出現宿醉、頭暈或噁心等不適。


牛奶針常見使用範圍包括,手術時的全身麻醉;讓加護病房中使用呼吸器的患者鎮定並安睡;幫助患者在高階影像檢查中保持平穩,避免躁動影響檢查;健檢機構中的無痛腸胃鏡;以及醫美診所提供的短暫舒眠療程,幫助怕痛者進行醫美治療。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5年間,與丙泊酚相關的死亡案例共17起,其中多數與自行過量施打有關,包括流行天王麥可傑克森因過量施打丙泊酚喪命;南韓影帝劉亞仁因注射過量丙泊酚出現藥物成癮,並遭警方調查;此外,南韓演員河正宇也曾因非法使用丙泊酚遭起訴。


哪些人不適用牛奶針? 心肺、肝腎功能差者得小心


牛奶針的常見副作用包括低血壓的徵兆與症狀,如頭暈、虛弱或疲倦;注射部位的灼熱或刺痛感;呼吸抑制;皮疹、瘙癢或蕁麻疹,以及面部、嘴唇或舌頭腫脹等過敏反應;還有可能出現心律不整等情況。


部分族群在使用「牛奶針」時需特別謹慎!除了年長者與心肺功能較差者應避免使用外,由於丙泊酚透過肝臟代謝,肝功能較差者應避免使用,腎功能不良者則應減量。對剖腹產婦女及哺乳期媽媽而言,丙泊酚可能透過胎盤或乳汁傳遞,進而影響胎兒或嬰兒的呼吸。癲癇患者使用後可能增加發作風險;除此之外,對大豆或雞蛋過敏的人,注射牛奶針可能引發過敏反應。


最後,食藥署警示,施用丙泊酚針劑後可能會導致心跳減緩、呼吸抑制而死亡,因此必須在具備相關急救設備的醫療機構下使用,且應由專業醫師給藥。使用過程中,醫療人員必須持續監測病患的心臟及呼吸功能,避免因藥物過量引發呼吸衰竭,進而降低死亡的風險。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憂鬱症陪伴者常遇5大困境 OverBlue分享陪伴心路歷程
▸講座報名/解密失智症警訊! 精神科專家教應對與照護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