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亮哥視力模糊,竟是白內障惹禍!醫籲:出現 5 症狀快就醫

68 歲的資深藝人小亮哥,這幾年飽受視力減退、視線模糊、視覺光暈、出現黑斑、流目油等狀況,陸續尋求多家眼科就診,被告知是正常退化所致的老花眼、乾眼症等所致,但不適症狀卻遲不改善。
小亮哥坦言,有一陣子他真的覺得自己快要「看不見了」。讀劇本時看不清楚文字,色彩亮度明顯降低,連日常生活也受到影響。經眼科醫師詳細檢查後發現,原來小亮哥不僅有遠視、散光,還有嚴重老花、乾眼、畏光問題,加上白內障讓他更看不清楚。因此,建議小亮哥找白內障手術專家胡自得醫師處理。
小亮哥原本也曾聽人說過:「白內障不要急著開,要等熟了再開。」因此遲遲沒有積極處理。但在接受胡自得醫師一連串精密檢查後,胡醫師語重心長地提醒他:「生病要及時治療,眼睛生病又為什麼要拖延呢?」這句話點醒了他,也讓他下定決心正視視力問題,積極接受治療。
對於人工水晶體的選擇,小亮哥原本想聽從朋友建議,使用單焦點水晶體,但經過胡自得醫師仔細詢問了解小亮哥對於工作與生活上的視覺需求後,建議採用長焦段人工水晶體,並搭配飛秒白內障前置手術。
小亮哥笑著說,做完白內障手術後覺得眼前一片光明。術後至今已滿 1 個月,現在開車、看劇本、滑手機等都沒問題,現在視力已恢復 1.0、0.9,更與厚重的老花眼鏡說掰掰。
超高齡化社會,白內障將成每個人課題
白內障是因為眼睛的水晶體變得混濁,影響視覺的疾病。胡自得醫師表示,主要發生原因為年齡老化,以及眼睛曾受過傷(如車禍、鈍器傷害等)、身體疾病導致(如糖尿病、接受放射線治療等)、藥物(長期使用類固醇等)、遺傳性等。
白內障症狀包括視力突然變差,視力模糊、複視、畏光、眩光、色彩失去鮮明度和需經常更換眼鏡等症狀,胡自得醫師提醒,應尋找眼睛專科醫師診治,以獲得正確診斷及妥善治療。
自測白內障 5 症狀
1.視力明顯減退,看電視、報紙等模糊不清。2.散光增加,看物體有重影。
3.近視增加或遠視減少,反而不需要戴老花眼鏡。
4.畏光,或是在光亮環境中反而視力不清或不適 。
5.看東西變灰暗不清。
目前,台灣已步入超高齡社會,幾乎每個人都會面臨白內障問題[1]。胡自得醫師指出,改善白內障唯一方法是「手術」,將霧濛濛的水晶體取出來,然後植入新的人工水晶體,讓人恢復清晰視力。
過去,民眾多認為白內障要夠熟再開刀就好,胡自得醫師提醒,若是等白內障「過熟」,反而會加重手術的困難度,也可能需要增大傷口,亦會影響手術後視力的恢復,更有較高機率引發急性青光眼等併發症,有失明風險。
精準安全白內障手術,術前評估相當重要
然而,民眾對於如何選擇精準、安全的白內障手術方式,以及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常感到不知所措。醫師表示,每種術式與人工水晶體都有其優點和適用情況,會根據患者眼睛狀況、日常所需等條件,建議合適選擇。
以小亮哥為例,考量他有遠視、散光、眩光,老花度數更高達 450,單焦點水晶體無法改善所有問題。加上他需要看手機、讀劇本、開車等,考量他有眩光問題,不適合用最貴的多焦點水晶體,最後建議選用新型長焦段人工水晶體。
胡自得醫師表示,既然小亮哥已經決定選用較為新型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經評估後,建議搭配精準度更高的飛秒白內障手術,以提升高階水晶體的置中性,可讓視覺效果更好。
延伸焦段人工水晶體,看中遠距離都無礙
胡自得醫師解釋,單焦點人工水晶體適用希望遠距離視力清晰者,若需要距離用眼則需要老花眼鏡。但考量小亮哥眼睛的問題較複雜,不建議使用;胡自得醫師表示,新型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能提供連續的焦距範圍,可讓遠中距離的視力較佳,雖然有時候在看很小的字體時,可能還是需要戴一下眼鏡,但跟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相比卻可以大大降低夜間眩光問題,對於有夜間駕駛需求的小亮哥來說,相對較為安全。
飛秒白內障手術精準輔助,提升視覺效果
白內障手術主要有超音波晶體乳化術,以及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超音波晶體乳化術有健保補助,只要符合條件者即可獲得全額補助;而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則為自費手術,但個人商業保險可能有提供給付,建議查看保單並詢問保險公司。
超音波晶體乳化術是醫師將水晶體前囊撕開後,利用超音波把水晶體切割小塊、震碎吸出,再植入人工水晶體。操作過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讓前囊撕開傷口過大,或是切割能量沒拿捏好,恐造成後遺症發生。
飛秒白內障手術則運用奈焦飛秒雷射高精準度的特性,確保角膜傷口製作較小、前囊袋撕除時無人工失誤、水晶體分割更細小等,讓後續人工水晶體的放置能更加穩定與置中,還可同步矯正部分散光。且減少超音波能量使用有助減少角膜傷害,更為安全。
另外奈焦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有助於提高手術整體視覺品質表現,適合想放置高階特殊功能水晶體的患者、囊袋已纖維化的高齡長者,以及白內障較成熟、硬化的患者。
小亮哥呼籲,如果有白內障千萬不能拖,別讓舊有觀念影響就醫積極度,「別再堅持要熟透才要手術、也別擔心後遺症,現在眼科檢查設備精密,醫護都非常親切,醫師建議也相當專業,可安心、放心的就醫治療。」
文/黃慧玫 圖/楊紹楚
1.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2688C8F5935982DC延伸閱讀:
- 記者:黃慧玫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