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獲獎連連!強化社會安全網績效考核獲全國第二、海洋環境管理考核特優 高虹安市長表揚勉勵再創佳績

新竹市政府執行強化社會安全網與海洋環境管理成績斐然!衛生福利部日前公布「112年度強化社會安全網績效考核」成績,竹市榮獲全國第2名。此外,市府在海洋環境管理計畫,獲得海洋保育署肯定,榮獲「112年度海洋環境管理考核」海洋第2組「特優」獎項。市長高虹安今(18)日於市務會議中表揚獲獎局處,感謝相關單位的努力以及中央的肯定,盼持續共創「老幼共好、宜居永續」的幸福城市。

高市長表示,特別感謝社會處、警察局、衛生局、教育處、民政處及勞工處等單位跨局處合作努力打造綿密的社會安全網,在衛福部的考核中得到96.2分,超越六都拿下全國第2名;此外,也感謝新竹地檢署、新竹地方法院以及民間各領域社福單位通力合作建構社會安全網,一起守護市民朋友安全,透過經驗與專業,針對長者、弱勢家庭、身心障礙者、婦女及兒少等需要被協助的民眾,提出詳細具體的安全政策,持續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秉持著「以人為本,以家庭為核心」的社福理念,打造安全且完善的城市環境。

社會處長黃佳婷表示,面對現今愈趨複雜的社會問題,每個強化社會安全網的夥伴就如同弱勢者的燈塔,在其無助困頓的時刻照亮前方道路、指引方向;而市府各局處及民間各單位持續努力打造不漏接的社會安全網,感謝在每個角落認真付出的夥伴們,因為有這些夥伴站在第一線勇敢守候,才能讓困頓的家庭找到生活上轉機的萌芽。

社會處表示,衛福部將對竹市府今年執行社會安全網計畫增加5%補助,而竹市府社會處資深社工員李淑敏、資深社工員徐薇涵及衛生局心理衛生社工員王竣弘等3名更是榮獲社安網績優人員。

於海洋環境管理上,高市長指出,為守護珍貴的海洋生態環境,市府團隊針對海域、陸源雙管齊下,「海域」部分,透過科技清除海底覆網、廢棄漁網回收再生專案、及智慧化源頭減塑措施,並攜手海洋巡守隊守護海洋環境;「陸源」部分推動河川垃圾截流,透過於重點支流排水,設置垃圾攔除設施,有效控制陸源垃圾不入海,減少海洋負擔,邁向淨零綠生活及環境永續願景。

環保局長江盛任說明,為了全方位治理海洋廢棄物,守護海面、海底及海灘的環境,新竹市成立「海洋環保艦隊、海底撈巡守隊、香山少年巡守隊」等海洋巡守隊,現有隊員超過200人,透過熱點調查並使用水下探測器,提升清除效率,去年清除海洋廢棄物超過45公噸。除了海洋巡守隊在第一線清除海廢、垃圾之外,市府持續推動「廢棄漁網回收再生專案」,建立獎勵機制,鼓勵漁民將廢棄漁網整理、裁剪後,交由專業廠商回收,再送至後端處理廠製成再生塑膠粒料。去年總計回收廢棄漁網7.78公噸,概估可重新製成再生塑膠粒料約7公噸,海廢再生成效亮眼,落實循環經濟。

環保局提醒,陸域水體與海洋環境管理是長遠的工作,有賴民間、企業與政府三方攜手合作,兼顧環保、經濟與生態,也期盼市民共同重視環保,從源頭開始落實垃圾減量與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且不亂丟垃圾,才能杜絕垃圾流入河川、海洋,根除海洋廢棄物污染,進而提高環境品質,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6環境品質、SDG11永續城市、SDG14海洋生態,讓竹市邁向「健康安心、幸福友善」城市。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