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增學生競爭力 大學:就業率高、縮短求職時間

跨領域人才夯,成功大學分析發現,修讀跨域學生的在校成績、就業比例皆高於未修讀者;中原大學資料也顯示,修讀跨域有助於縮短畢業生找到第1份工作的時間。

112學年全國大學校院教務、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今天於中山大學舉行第2天議程,上午分組座談由成功大學教務長沈聖智、中原大學教務長皮世明報告「運用校務研究系統精進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

沈聖智指出,未來學生要面臨複雜或多層次的問題、科技與工具的快速發展、未曾見過的工作與挑戰,因此須具備跨領域知識與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還需要團隊合作,合作對象除了人,還可能是機器人,因此成大也透過彈性化教學制度與創新教學空間,驅動學生的跨域和自主學習動機。

為增進學生學習動機,成功大學也提高學生參與產學研究計畫或國際競賽的誘因,並突破專業學院的藩籬,引導學生擴大自主學習領域,同時提供初探課程、跨領域通識課、模組化課程等多層次跨領域學習管道,來滿足學生的需求。

為瞭解學生學習成效,成功大學分析近8年資料發現,跨域學生比例有上升趨勢,跨域學生在校平均成績高於未跨域學生,且跨域學生就業比率、錄取2家以上公司的比例皆高於未跨域學生,而跨域生畢業5年後,月薪8.5萬以上的占比也高於未跨域學生。

皮世明表示,隨著AI、大數據興起,未來需要具備廣度、跨域能力的斜槓型人才,中原除了推動跨領域人才培育,也進一步分析不同跨領域管道對學生學習表現和生涯競爭力的影響。

根據中原資料顯示,修讀跨域、輔系或雙主修的畢業生,其畢業成績、專業學習、就業職能等表現皆優於未跨域學生;而跨域生多數在畢業2個月內找到工作,未跨域學生多在3至4個月、甚至要6個月以上找到工作,顯示修讀跨領域有助於縮短畢業生找到第1份工作的時間。

但皮世明也發現,學生修讀跨領域、輔系、雙主修的意願並不低,實際完成人數卻偏低,因此中原也規劃提供學習引導,透過選課指導系統、學術導師來引導學生跨域修習方向,並制定學習獎勵,鼓勵學生完成跨領域學習。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