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不只屬於理工!逢甲中文系教師學AI,探索未來教學新可能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快速發展,其應用已不再侷限於理工領域,而是逐步進入人文學科。過去人們常認為中文系等人文學科較少接觸科技,但逢甲大學中文系正打破這一刻板印象,全體專任教師主動學習AI,展現數位轉型的決心。

為提升教師對 AI 工具的應用能力,逢甲大學中文系於2月15日(週六)舉辦「逢甲中文專任教師 AI 工作坊」,全體專任教師幾乎全員出席,積極學習如何運用 AI 提升教學與研究效率。此次工作坊特邀政治大學吳彥杰老師擔任主講,深入介紹 NotebookLM、PerplexityAI、Claude AI 等多款 AI 應用軟體,並透過實作演練,讓教師親身體驗 AI 在學術與教學上的應用價值。在活動中,教師們學習如何運用 AI 進行文本分析、內容生成與學術研究,並掌握「專家提問」技巧,以提升 AI 對話的精準度。

除了教師積極學習AI技術,逢甲大學也已將AI正式納入人文教育體系。自2024年9月起,中文系及外文系學生在大一至大二期間,必須修畢四門八學分的生成式AI相關課程。這些課程將幫助學生培養文本理解與AI生成技能,使其具備在數位時代中靈活應用AI的能力。課程內容將涵蓋AI輔助文本分析、智能寫作、數位圖文等領域,透過實作與案例分析,讓學生掌握如何運用AI提升學術與專業能力。

此次活動不僅讓教師親身體驗AI技術的應用潛力,也顯示出人文學科同樣能積極擁抱科技,突破傳統框架。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活動於週六舉行,專任教師仍踴躍參與,展現出高度的學習熱忱與求知精神。未來,逢甲大學中文系將持續推動AI融入教學與研究,探索更多創新可能,讓AI成為人文教育與學術研究的強大助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