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納2025年趨勢報告:AI激盪字體設計未來

AI(人工智能)發展牽動無數產業,全球知名字體設計和技術公司「蒙納」發表2025年度字體趨勢報告,便針對AI科技提出觀察,人仍是創作字體核心,但設計師需提高作品品質。

蒙納(Monotype)1887年創立,字庫涵蓋全球多種語言超過15萬款字體。今天由蒙納執行創意總監加納姆(Phil Garnham)透過視訊會議向台灣媒體分享2025年度字體趨勢報告。

蒙納2025年度字體趨勢報告由3名資深設計師共同策劃,除加納姆外,還有佛里(Tom Foley)與資深執行創意總監尼克斯(Charles Nix),尼克斯曾為Google Noto、m&m's巧克力等品牌設計客製化字體。

加納姆今天在視訊會議上表示,過往年度趨勢報告常見是羅列字體榜單,但這次他們想蒐集不同趨勢,以6個方向預測字體設計未來。

趨勢之一就是AI科技與字體設計的關係演變,加納姆不諱言表示,一開始他也對於AI發展有些害怕,對於設計沒有很高要求的企業來說,AI發展確實會為設計師帶來很多壓力,在AI能做到普通設計狀況下,設計師就要將品質提到更高標準。

蒙納在趨勢報告中預估,AI浪潮將為個別讀者客製字體設計體驗,使其能夠根據年齡、情緒和環境等因素進行調整。而在字體創作中,AI將徹底革新設計過程,自動化許多字體設計師認為繁瑣的任務。

加納姆說,字體設計發展本就與科技有關,現今AI多運用於字體創作實驗,「我們思考作為字體設計師的角色會是什麼,是告訴AI我們想創作的東西,還是要選擇AI創作出來的東西?」蒙納選擇將人放在創作的核心位置,以AI科技支援創作。

以蒙納與英國倫敦音樂工作室Audiosocket開發的一款APP為例,其中也運用到AI科技,讓使用者可以尋找字體的聲音,或為一首歌曲匹配合適的字體,這款APP在3月已於SXSW西南偏南藝術節上發表。

加納姆說,這種綜合聲音、視覺的多感官技術,也是他們關注到的趨勢之一。在社群媒體與影音內容推動下,大家會看見許多動態字體,甚至每個人都能成為字體設計師,許多品牌現今也會將聲音與字體整合在數位策略中。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