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裡的雞舍課程!「雞老師」入駐東華秘密雞地 展開7週療癒學習

在大學裡的雞舍課程!「雞老師」入駐東華秘密雞地 展開7週療癒學習
來自黎明向陽園的20隻「雞老師」4月8日正式入駐東華大學「秘密雞地」,將由「生活養雞學」課程學生展開7週照護與觀察行動。課程最初由社會參與中心規劃,自2018年起由USR計畫與通識教育中心首創推動,今年更獲台灣尤努斯基金會支持。課程由李宏韡獸醫師授課,並邀請前黎明向陽園潘添祺主任與伍昭南組長分享實務經驗,帶領學生從飼養實作、互動觀察與場域參訪中,理解動物福利、環境永續與生命照顧的多重意義。

此次雞隻進駐亦為「羽伴重生方案」的重要啟動節點,學生不僅學習如何與動物互動、建立療癒關係,更期待能藉此回應0403震災後社區與校園對生命關懷與修復之需求。此概念也體現動物照護轉化為教育媒介的創新精神,為少見的跨域養雞實作課程,結合動物輔療、永續實踐與社會參與於一體。

相比清明時節的陰雨連綿,當日天公作美,用溫煦陽光一同迎接雞老師。學生早在一週前便開始籌備雞舍環境,親手完成圍籬搭設、棲架與蛋箱鋪設、飼料與水槽安置,以及遮雨棚布建,為雞群打造安全舒適的新居所。

當雞籠打開的瞬間,雞老師們紛紛探頭觀察「新家」,也讓學生驚呼連連:「好可愛!」同學在歡笑中也提出觀察問題:「雞抱起來好燙,牠們平均體溫是幾度?」、「怎麼知道牠幾歲?」,由李宏韡老師與潘添祺主任一一解答:「雞的體溫約在40°C左右,可以透過雞冠顏色與大小來初步判斷年齡。」。

當日學生們依序練習抱雞,第一次接觸雞隻時既驚喜又緊張,小心翼翼地穩住雞的下盤與翅膀,感受牠們柔順而溫熱的身體。隨後開始初次餵食與電解質補水,協助雞群適應新環境、穩定情緒。從初見時的驚呼,到抱起時的專注與溫柔,再到雞隻逐漸安然啄食、在雞舍中自在漫步,學生們也逐漸卸下緊張,沉浸在與動物互動的療癒時光中。

接下來,學生將分組輪值,每日早晚兩次負責雞舍的餵食、換水、清掃與雞群觀察紀錄。透過雞隻行為變化、食量紀錄與糞便檢查等細節,學生將培養科學觀察能力與動物福利敏感度,也學會以細心與穩定的態度面對生命。課程教師李宏韡指出:「這門課的重點從來不是『學會怎麼養雞』而已,而是從照護的過程中,理解與生命共處的倫理與責任。」。

除了在校飼養實作,課程亦規劃學生實地參訪社區雞場,觀摩當地雞農如何結合自給農業、綠色循環與社會照護,實踐永續與療癒並行的飼養模式。透過「向社區學習」的實踐經驗,學生不僅學習雞的生理、行為與照護,更逐步理解雞在農村、在社會中扮演的多重角色─牠們不只是經濟動物,更是陪伴者、療癒者與地方知識的承載者。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