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署攜手台東公私單位 推動生態環保成果豐碩

林保署台東分署和台東境內逾80個公私立團體和個人,協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育,今天分享成果。水利署分享卑南溪生態廊道成果;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分享台灣黑熊救援與保護。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東分署今日舉辦「台東區域綠網成果分享交流會」,邀集來自政府部門、民間團體及社區的80多位夥伴齊聚一堂,展現和分享4年來透過跨域合作推動生態保育的豐碩成果。

會中聚焦瀕危物種保育、河川生態廊道建置、水田濕地保護與社區參與等行動,同時分享多項成功的公私協力案例。

水利署第八河川分署分享「卑南溪流域整體治理及高灘地生態廊道營造」的階段性成果,透過友善的植被營造手法,提供野生動物棲息與移動的空間;農田水利署台東管理處分享「池上廊道農田圳路友善動物措施改善」,在卑南、關山及池上大圳設置近20處友善動物通道,協助動物進入圳路後便於安全脫離。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與自然生態協會等單位,分享蘭嶼吻(魚蝦)虎、珠光鳳蝶與綠島台灣狐蝠等瀕危物種的保育現況與挑戰。

在農田與濕地保育工作上,池上鄉富興社區參與菊池氏細鯽的復育,透過社區參與提升居民環境意識,推動在地物種永續保存;另與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合作,執行台灣黑熊等瀕危野生動物的救援與保護工作;也鑒於近來東部地區野生動物救傷需求日增,台東分署與退輔會台東農場跨域合作攜手野灣協會擴大東部野生動物救傷環教場域。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