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 林業署首推台灣原生樹木科普繪本

市面上的植物繪本幾乎來自國外素材或譯作,世界地球日的今天,林業署首度出版以台灣原生樹木為主題的植物科普繪本「不可思議的森之島」,展現福爾摩沙島嶼的生態多樣性與獨特性。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天舉辦記者會,發表「不可思議的森之島」植物科普繪本,可至國家書店、五南文化廣場購藏。

林業署長林華慶不克到場,預先留下文字表示,林業署除在園藝、景觀等面向,讓有特色的植物能從國有森林深處走入民眾生活,這次出版「不可思議的森之島」也不只是一本繪本,更是一份傳遞自然啟發力與感動的禮物,盼能走進每個家庭、校園與圖書館。

打開繪本,創作群為「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方舟」作出解說,「攤開世界地圖,北緯23.5度所穿越的地方多為沙漠或半沙漠的乾旱環境」、「...台灣,卻是一座富養森林、得天獨厚的蓊鬱之島」。

而且因「從海岸到高山,地形起伏近4000公尺,涵蓋熱帶、溫帶至寒帶的氣候類型與植物種類,有如跨越赤道至極地的植被縮影」,最終「讓這座島嶼成為生物多樣性的寶庫,彷彿汪洋中的一艘綠色方舟」。引領讀者細讀、領略腳下的土地所擁有的大自然風情。

繪本的文字創作者賴粹涵告訴中央社記者,她曾擔任過解說員,發現相對於動物,植物太安靜,因此試圖透過傳遞植物的知識與文化,開啟一扇窗,希望讀者展讀時,窺見植物其實很生活化、好親近、很有趣。

共同文字創作兼插畫者李伊甯說,為了以插畫呈現台灣植物特色,她走訪很多森林園區,走入霧林帶等地,也看了大量植物特寫照片,細覽構造;現在自己已經能在日常辨別所見植物,關係變近了,而且台灣的生物多樣性非常精彩,還有很多可以發揮。

李伊甯說,這是知識性讀本,需要時間消化,每個單元可單獨看、慢慢吸收,對應走到戶外去看,領會大自然帶給人的「傾聽」與「柔軟」;她希望透過繪本將保育意識、綠化行動做得更深,不單是口號而已。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