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駕崩地成禁區!雍正終身不踏入、拒與父合葬 寶地慘淪儲藏室

清朝雍正皇帝即位之後,對京郊一處風景絕美、曾深受其父康熙喜愛的園林避之唯恐不及,連一步都不曾踏入。這處園林名為「暢春園」,曾是康熙晚年的行宮與權力中樞,也是他離世之地。根據清代正史與外國傳教士記載,這座園林見證了九子奪嫡的腥風血雨,更可能是雍正權力崛起的暗黑起點。



康熙駕崩地成禁區!雍正終身不踏入、拒與父合葬 寶地慘淪儲藏室


▲康熙暢春園駕崩,雍正一生未再踏入一步。(示意圖/ENews記者AI繪製)


康熙死於暢春園 雍正從此絕跡


暢春園原為明代萬曆皇帝為其外祖父所建,占地千餘畝,被譽為「京師第一名園」。清朝入主中原後,康熙將此園收歸皇家,頻繁在此處辦公與休養,甚至稱之為「寶地」。然而,康熙61年(西元1722年)10月13日,他在此處的清溪書屋病逝,並由隆科多宣讀遺詔,宣告皇四子胤禛繼位,即雍正。


雍正登基後,從未再踏入暢春園一步,相關紀錄在《清世宗實錄》中亦無記載。反觀他傾力擴建圓明園,並選擇於郊區居住於新園,可見其對暢春園避之不及。後來他甚至決定不與康熙同葬於東陵,另選址於河北易縣,建立清西陵,進一步與父王的靈寢切割。


傳言四起:康熙之死是一場政變?


康熙之死的當夜究竟發生了什麼,一直是歷史謎團。除了隆科多矯詔傳位說,學者許曾重更提出「宮廷政變說」,認為康熙或遭投毒身亡。根據《清聖祖實錄》等史料綜合分析,當時暢春園已被隆科多重兵把守,康熙昏迷不醒,其他皇子被「召入園中侍疾」實為軟禁,雍正(時為胤禛)最終透過隆科多宣稱「口諭傳位」,得以繼位。


這場精心策劃的政變,也讓隆科多成為最大功臣,卻於四年後遭雍正清除,應了那句「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時」。



康熙駕崩地成禁區!雍正終身不踏入、拒與父合葬 寶地慘淪儲藏室


▲康熙駕崩地竟成禁區,雍正終身不踏入、拒與父合葬。(示意圖/ENews記者AI繪製)


合法還是奪位?傳言永無定論


儘管政變說甚囂塵上,也有一派史學家如馮爾康主張雍正獲康熙器重,合法繼位。另一說則提及康熙對雍正之子弘歷(後來的乾隆)寵愛有加,甚至稱「福氣將大過於朕」,若想讓弘歷當皇帝,自然需先讓其父登基。這種以孫定父的邏輯,亦成一種說法依據。


暢春園的沒落:從政治核心到雜物倉


暢春園曾為京郊政治與生活核心,康熙在此度過無數春秋。但自雍正即位起,暢春園命運急轉直下。其大量建材被轉移至新建的圓明園,最終變成皇家雜物倉與佛堂。清末戰亂更讓此地滿目瘡痍,如今只剩下殘破的廟門遺跡,往昔輝煌蕩然無存。


雍正的沉默,或許是一種懼怕


雍正繼位之路充滿爭議,他對暢春園的沉默與迴避,或許不只是情感糾結,更是對康熙之死、權力鬥爭與自身合法性的內心恐懼。無論歷史真相如何,暢春園已成為雍正一生中,永遠不願回首的禁地。

更多eNews報導
快訊/台中某大學驚傳墜樓!男自行入校墜落 搶救後傷重宣告不治
快收衣服!10級強風襲台 午後風雨齊發「10縣市」最有感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