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南島樂器特展 十三行研究員神手打造葫蘆、海螺樂器吸睛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你能想像葫蘆和海螺也能變成樂器嗎?十三行博物館現正舉辦「南島之音-古代南島樂器特展」,展覽涵蓋臺灣、島嶼東南亞、大洋洲及馬達加斯加等地的南島特色樂器;其中,十三行博物館研究人員彭佳鴻親手以葫蘆等天然材料製作的南島樂器,成為了展覽的吸睛焦點。



古代南島樂器特展 十三行研究員神手打造葫蘆、海螺樂器吸睛


圖/十三行博物館研究人員彭佳鴻親手以葫蘆等天然材料製作的南島樂器,成為了展覽的吸睛焦點。(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十三行博物館表示,南島語系是世界上分佈範圍最廣的語系,東至復活節島,西迄馬達加斯加,南達紐西蘭,最北為臺灣,擁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遺產;「南島之音-古代南島樂器特展」展示了許多在臺灣難得一見的傳統樂器,充分展現南島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內涵,博物館研究人員彭佳鴻特從文獻資料及國外影片中,學習製作來自千里之外的南島傳統樂器。


彭佳鴻此次也展出他親手打造的大洋洲《法螺號角》、夏威夷《雙葫蘆鼓》、《葫蘆搖鈴》,及菲律賓《竹叉管》等樂器;彭佳鴻說,南島語族擅長運用當地天然材料製作樂器,這些樂器外型簡單樸實,但製作過程卻極為費時,製作樂器的過程耗時超過3個月,從尋找合適的晒乾葫蘆、大海螺等材料,到實際操作,處處充滿挑戰。


彭佳鴻補充,特別是製作海螺樂器,看似簡單地將頂端螺旋處切口,卻要邊試吹邊將內部組織及部分結構小心移除,需要極大的細心與耐心;此外,特別推薦《雙葫蘆鼓》(Ipu Heke),是由兩個不同大小的葫蘆連接而成,夏威夷人在草裙舞中使用它伴隨跳舞、吟唱,增進氣勢,非常值得一看。


十三行博物館長羅珮瑄指出,「南島之音-古代南島樂器特展」匯集了多種南島傳統樂器,每一件展品都經過精心挑選和詳盡研究,這些樂器不僅是音樂表演的工具,更蘊含了南島人民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展區設有別出心裁的多媒體互動遊戲,邀請民眾利用南島樂器組成專屬樂團,身臨其境地體驗南島音樂的獨特魅力,更多資訊請至十三行的官網粉絲專頁查詢。


更多引新聞報導


陳乃瑜批新北早已示範藐視議會 侯友宜:議員有權責制定法令


卓冠廷質詢支持那個版本財劃法?侯友宜:能通過就是好版本


民進黨團盼用新北市產業能量助烏國災後重建 侯友宜回應了


財畫法角力戰 新北國民黨團籲:應加入人均分配角度修法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