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蟬記/單克鋒

單克鋒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清代袁枚寫蟬的這首詩,可以說在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就已經背的滾瓜爛熟了。在我童年的記憶裏,捉蟬無疑是最為鮮活的一頁。那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年代,夏日的熱浪似乎也比現在更加熾烈,而蟬鳴,就是夏日的代名詞,每當太陽方才露出它的笑臉,蟬兒們就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它們一年的歌唱。

那時的我,總是在清晨的露珠未幹之時,帶著一顆好奇與探險的心,踏上了捉蟬的征程。我會穿上那件早已洗淨但仍顯舊的短袖襯衫,腳踩一雙磨損的塑膠涼鞋,帶著一個小玻璃瓶,就像帶著一個期待已久的寶藏罐。

走出家門,順著後院往西走,有一片鬱鬱蔥蔥的小樹林,那裏是我和小夥伴們共同的秘密基地,也是我們夏天捉蟬的樂園。陽光透過樹梢,斑駁陸離地灑在地面上,形成一個個圓形的光斑,仿佛是預示著一個又一個的冒險即將開始。

林中的蟬聲此起彼伏,時而高亢激昂,時而宛轉悠揚,它們似乎不知疲倦,用生命中最熱烈的一頁譜寫著夏日的詩篇。我屏息凝神,開始我的尋蟬之旅,我靜靜地聆聽,尋找那最具魅力的聲源。蟬兒們仿佛知道我的到來,聲音裏竟帶著些許的挑戰意味。

我輕輕地接近一棵老槐樹,那上面的蟬似乎正是我尋找的對象。我放緩腳步,小心翼翼地不讓腳下的枯葉發出響聲。我仰望樹幹,只見一只蟬正振翅高歌,它的翅膀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金光,仿佛是一片薄薄的金箔在風中搖曳。

我慢慢靠近,動作敏捷而無聲,我的手如同捕捉風中的蒲公英般輕柔。就在我幾乎觸碰到它的那一刻,蟬似乎感受到了危險的氣息,驀地停止了歌唱,一刹那的靜默如同被按下了暫停鍵。然而,我的手已經觸碰到了它的翅膀,一種冰涼而硬質的感覺瞬間傳遍我的指尖,吱吱的聲音,呼喊著“救命”,我才不管那些呢,把它的翅膀先掐斷一部分,防止它再次逃脫。將它輕輕放置於我帶來的玻璃瓶中,蟬立即在裏面撲騰著,玻璃瓶隨之發出清脆的撞擊聲,如同一場小小的交響樂。我看著瓶中的蟬,它的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生命的力量,即便被困於狹窄的空間,它依然嘗試著展翅高飛。

那一刻,我感到一種莫名的喜悅,還有一種說不出的憂傷。喜的是我成功捕捉到了夏日的使者,憂的則是這個小生命即將在我手中短暫的一生。如果我將瓶蓋打開,輕輕一抖,蟬兒又會回到熟悉的樹梢上,開始新一輪的歌唱。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蟬的蛻皮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又稱之為蟬蛻,蟬蛻主要是由疏散風熱,開音利喉的作用。可以治療風熱感冒或者是咽喉腫痛,咽喉不利,慢性咽炎等疾病。真沒有想到,蟬的生命是短暫的,但留給人們治病療疾的福音,被世間廣為傳頌。李商隱的《蟬》雲:“本以高難飽”,“我亦舉家清”。王沂孫說道:《齊天樂》:“甚獨抱清高,頓成悽楚。”古往今來讚美蟬的高尚品質的詩句有很多。畢竟生命只有一種價值,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捉蟬的記憶,是我童年夏日的一抹綠,一絲涼。時至今日,每當我聽到蟬鳴,心中總會湧現出那段美好的童年時光,那是我永遠的寶藏,一股敬佩之情便會油然而生!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