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羅登廉

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羅登廉

羅登廉

當今社會,大家都在為生活奔波,整天忙於各種瑣事,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我們來說,也可能是一種奢望。但再忙也有閒暇之時,如利用飯後、傍晚等短暫的空閒,讀讀書,讓心靈找到一個安歇之地;或利用國慶、五一等小長假,出一趟遠門,去踏訪祖國的大好河山,讓身心得到徹底的放飛。

這種兩全其美的事,何樂而不為呢?但真正做起來,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關鍵看行動。

有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其實,這句話不完全正確,或說對人有一定的誤導性,讀書是學習文化知識,行萬里路是將這些知識進行實踐。沒有足夠的知識,行萬里路充其量只不過是當了一回郵差,並不能讓人獲得成長。其實,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同樣重要,各有千秋,二者並不矛盾,若能並駕齊驅,必定受益良多。

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哲學理論,就是對認知與實踐最樸素的表述。知為行之始,行為知之成,知行互為依託,相輔相成,最終迎來高光時刻,可謂是對“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的完美詮釋。

讀萬卷書,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智慧的結晶,通過讀書,我們可以瞭解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等方面的知識,進而拓寬視野,增長見識。同時,讀書還可以培養我們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我們的思維水準和綜合素質。

行萬里路則是將書中所學付諸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實踐,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和素質。通過旅行、觀察、體驗等方式,我們可以親身感受自然、人文、社會等方面的知識,加深對世界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實踐還可以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我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所以,我們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知識價值和意義的最大化。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實踐,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也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水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進步和發展,成為有用的人才。

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我們既要讀萬卷書,昇華精神世界;又要行萬里路,加強行動力量。“胸懷文墨虛若穀,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形容一個飽讀詩書之人的精神外貌。一個人絕佳的形象,不是外在表像化的東西,而是從骨子裏透漏出來的一種內在氣質。張愛玲曾在《傾城之戀》裏寫道:你的氣質裏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以及你愛過的人。這句話,恰如其分地囊括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精神內涵。

讀書長知識,走路長見識。如果只讀書不走路,那是圖書管理員;如果只走路不讀書,那是郵差。如果一個人既有知識,又有見識,那就難能可貴了。

因此,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缺一不可。平原和大山並不只是存在書本裏,遙遠的夢想也不只是存在腦海裏,它需要我們用雙腳去丈量。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