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觀論》台日友好的矛盾與現實/魯云湘

《東海觀論》台日友好的矛盾與現實/魯云湘

魯云湘(自由撰寫家)

台灣與日本之間的關係,長期以來被視為友好且密切的。然而,這種友好關係背後,隱藏著複雜的歷史背景和現實矛盾。1895年,隨著《馬關條約》的簽訂,日本佔據台灣,並將其作為殖民地統治。對中華民國乃至民族而言,這段歷史代表著主權的喪失與屈辱。然而,對台灣本島的部分族群來說,日本的統治卻被視為一種治理成效的典範,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與現代化進程上。

在殖民統治期間,日本在台灣推動許多現代化的項目,如鐵路、機場、與交通運輸系統的發展。與當時的中國大陸相比之下,台灣的鐵路建設甚至更加先進。此外,日本還引入現代化的都市規劃,與公共衛生措施,改善了台灣部分地區的生活環境。

然而,這些建設與現代化進程的背後,卻隱含著台灣人民在殖民統治下的艱辛生活。因為這些措施,更多地是為了向歐美列強,展示日本的治理能力,而非真正關心台灣人民的福祉。日本當局實行嚴格的社會控制,推行同化政策,試圖消除台灣的本土文化。皇民化運動就是這一政策的典型體現,台灣人民被強迫改用日本姓名,並接受日語教育。

1945年,隨著日本在二戰中的敗北,《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規定日本必須放棄對台統治,將其歸還予中華民國。然而,當時中國大陸正處於百廢待興的局面,國共內戰也愈演愈烈。相較之下,未遭受戰爭嚴重摧毀的台灣,見到轉進來台的國民政府顯得落魄,這使得部分台灣人,開始懷念日本統治時期秩序相對穩定的社會,這種情懷延續至今也並非罕見。

可當涉及國家利益與主權爭議時,台日所謂的「友好」關係,則顯得相對脆弱。釣魚臺主權問題便是其中一個典型例子。二戰結束後,釣魚臺理應隨著台灣一併歸還中華民國,但當時的國民政府並未注意到釣魚臺的戰略經濟價值(蘊藏石油和天然氣,以及第一島鏈戰略地位),反而錯失機會。而後於1972年時,美國更將釣魚臺的行政管轄權交給日本,成為爭議至今的根源。

例如,在2012年,日本政府將釣魚臺列嶼(日本稱尖閣諸島)收歸國有,這一舉動引發台灣和大陸的強烈抗議。台灣民間漁船,曾前往釣魚臺海域進行護漁行動,當時的馬英九政府也派遣海巡署艦艇護航。雖然後續在2013年,雙方簽訂的《台日漁業協議》旨在解決漁業糾紛,但並未涉及對其主權的主張。2020年,日本沖繩縣石垣市議會,通過將釣魚臺列嶼的行政區更改為「登野城尖閣」的決議案,從而引發台灣和大陸地區人民的不滿,認為這是日本試圖強化其對釣魚臺主權的宣示。

儘管台日之間有著深厚的經濟與文化交流,但台灣社會對日本統治的看法仍存在分歧。部份台灣人,懷念日本統治帶來的社會安定;但也有不少人記得殖民統治時,帶來的壓迫政策。再者,當談到國家利益與領土主權時,雙方的立場並不一致。日本對釣魚臺的主權主張,挑戰中華民國的主權宣示,這也反映出台日關係在利益面前的現實。

因此,台日之間的「友好」,更多地是一種戰略上的互動,並不完全基於真誠的雙邊情感。這種友好往往基於經濟利益、地緣政治考量,以及應對共同的安全威脅(例如大陸的北京政權),而非真正的歷史與文化認同。

從過去到現今,台日關係的友好始終伴隨著矛盾。未來,隨著區域局勢的變化,台日之間的互動是否能夠保持現有的友好,仍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問題。或許,通過談判對話與合作交流,雙方能夠找到一個平衡點,共同應對區域安全的挑戰。畢竟,國家利益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兩國的關係走向。(照片臺鐵公司提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