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全球企業與台灣企業樂觀指數 鄧白氏:雙雙回調

2025年第一季全球企業與台灣企業樂觀指數 鄧白氏:雙雙回調

【記者 彭姿穎/台北 報導】針對2025年第一季《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分析報告》(GBOI) 和《台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BOI)。在經濟不確定性加劇、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以及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的影響下,美商鄧白氏發布2025年第一季GBOI全球企業樂觀指數較上季下降12.9%;BOI台灣企業樂觀指數亦較上季衰退10.4%。儘管兩項指數表現都較前一季低,並非企業對未來持悲觀態度,而是對之前高度樂觀預期的平衡修正。

2025第一季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優於去年同期,企業對未來前景仍保持信心
2025第一季GBOI全球企業樂觀指數的表現為自2023年第三季開始調查以來首度負成長,除反映出經濟不確定性升高、地緣政治緊張和經濟成長趨緩之外,外加對美國貿易政策改變的預期心理,以及供應鏈與勞動市場問題等因素影響,促成此次指數下跌。即便如此,在調查的32個經濟體中,30個經濟體的企業樂觀程度仍高於2024年第一季,顯示企業不是看壞市場,而是修正對先前的過高樂觀期待。


2025年第一季全球企業與台灣企業樂觀指數 鄧白氏:雙雙回調

企業樂觀情緒放緩,全球ESG指數是五個指數中唯一正成長
2025年第一季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分析報告(GBOI)關鍵發現:
(1)全球企業樂觀指數:
2025年第一季全球企業樂觀下跌12.9%。個別來看,超過八成的經濟體調降對新出口訂單的樂觀預期,當中近半對美國或中國大陸貿易依存度超過10%。在企業規模方面,以中型企業的樂觀度倒退22.4%最為顯著,反映其對經濟變化的敏感性比大型和小型企業更高。化工和製藥業以及汽車製造業在製造業中降幅最大,分別衰減14.8%和14.6%;服務業中,則以批發和零售業的-16.5%,和不動產業的-16.1%下跌幅度最深。

(2)全球供應鏈連續性指數:
全球供應鏈連續性指數在連三季度上升後,於本季下降10.4%。中型企業的指數下滑幅度最大,達36%,是整體指數滑落的主要原因。將近三分之二的中型企業在縮短交貨時間、降低成本和減少供應商集中風險的期望顯著落後於大型和小型企業。以產業別來說,公用事業和紡織、木材、紙張和皮革業跌幅近20%,分別衰退18.4%及19.2%。此外,航運費和貨櫃運費的上漲,及貨櫃嚴重短缺也影響企業對全球供應鏈管理的信心,特別是對東南亞製造商的影響。

(3)全球商業財務信心指數:
2025年第一季全球商業財務信心指數較前一季降低了8.9%,這來自於企業對財務獎勵政策的持續缺乏信心,市場需求減少,以及全球各地央行貨幣政策立場的不確定性。指數降低主要集中在中型和小型企業,分別較前期衰減了24.6%及10.8%。因為流動性緊縮、付款問題以及應收帳款週轉天數增加,導致信心減弱。預計2025年第一季應付帳款平均週轉天數將從2024年第四季的45.5天上升至50.6天。(圖表:鄧白氏提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