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瀟瀟自此始/傅中平

春雨瀟瀟自此始/傅中平

傅中平

“立春”並不意味著天氣已經轉暖、春天已經到來,同樣,“雨水”也並不代表這天就要下雨。在一篇介紹“雨水”節氣的帖子下麵,有人留言說:請問雨水節氣會下雨嗎?要是不下我叫它騙人節氣。讀罷,我不禁啞然失笑。顯然,這是把節氣誤讀成了天氣預報。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根據氣候對一年進行的節令劃分,既是智慧的總結,又對古往今來的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雨水”節氣的應有之義是,自此,雨水開始漸漸增多。對於田野中的油菜和冬麥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好事,此時的它們為了返青生長,仿佛正張開乾涸的嘴巴在等待著雨水的滋潤。因此“春雨貴如油”的說法並不誇張,這正是一場喜雨呢。

兒時的我卻並不喜歡雨水,因為一旦下雨,小夥伴們便一個個被囚禁在了家中無法外出玩耍。如果逢著幾天都是“滴答滴答”地下雨,我便會倚在門框上詛咒這鬼天氣。

大人和孩童的想法總是不一樣。那時,只要多少天不下雨,外婆便會憂心忡忡地說:“雨水有雨莊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寶。老天爺,求求你下點雨哦!”

雨水節氣,意味著時令已進入到真正氣象意義上的春天了。但是就地區而言,南北氣候的溫差還是很大,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恢復到0℃以上,黃淮平原的日平均氣溫已經達到3℃左右,江南的平均氣溫在5℃左右,華南的氣溫在10℃以上,華北的平均氣溫在0℃以下。但不管怎麼說,此時大地回暖、氣溫日升已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一個花紅柳綠的春天即將呈現在眼前。

此時,踅居在土壤中的種子和在田的作物、岸邊的垂柳和其他樹木、各處園子裏的草皮及灌木,它們都在等待一位尊貴客人——“雨水”的到來。雨水雖未超出人們的期待,卻是淅淅瀝瀝、雨量並不大,像是老天爺吝嗇似的,僅賞賜了一點點的毛毛細雨。可是,這每一滴寶貴的雨水都浸潤到了土地的深處“潤物細無聲”,植物和種子們貪婪地喝了個夠,只三兩天的工夫,你瞧:種子從土地中探出了頭、在田的作物抖落一冬的疲憊顯得格外精神,枯黃的草木也開始悄悄返青並冒出了嫩芽……

這真是一幅喜人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圖景啊。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元代文人吳澄編著的一部重要作品。其將雨水節氣分為三個物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意思是,雨水時節,過五天後,水獺開始捕魚,它們將魚擺在岸邊的樣子如同先祭後食;大雁由南往北飛;草木隨著大地中陽氣的升騰發出嫩芽。

鄭板橋詩雲“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我想,若草木有知,當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呈現在我們眼前之時,春風的功勞自不必說,亦不可忘了雨水“潤物細無聲”的付出。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