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類人當心中風 「染流感也上榜」
![兩類人當心中風 「染流感也上榜」](/newsdata/living/nownews/20250207/73891761001429207009.jpg)
腦中風急救要搶快。(圖/shutterstock)
[NOWnews今日新聞] 近日寒流來襲,氣溫驟降,流感也迎來高峰。近日一名無慢性疾病60歲婦人,感染流感後出現咳嗽、流鼻涕、頭痛、頭暈、肌肉痠痛等症狀,後來在家中右手無法拿杯子,照鏡子時發現臉看起來有些歪斜,緊急送醫後推測可能是因為流感造成血管發炎進而引起小中風,醫師指出,根據2019年的研究,感染流感後的15天內,每10個人中,就有至少1人可能會中風 。另外,氣喘患者在冷天也很容易發作,導致呼吸困難和血氧水平下降,中風風險比健康者高出1.3倍。
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陳龍指出,流感病毒會引發全身性發炎反應,可能導致血管內皮損傷,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近日遇到一名本身沒有任何慢性疾病的60歲婦人,感染流感後出現咳嗽、流鼻涕、頭痛、頭暈、肌肉痠痛等症狀,後來在家中右手無法拿住杯子,而且照鏡子時發現臉看起來有些歪斜,懷疑是腦中風徵兆,緊急送醫後推測可能是因為流感造成血管發炎,進而引起小中風,所幸及時治療後恢復良好。
醫師也提醒,除了留意流感外,氣喘患者在寒冷天氣中也很容易發作,導致呼吸困難和血氧水平下降,與沒有氣喘的人相比,中風風險高出1.3倍 ,不可不慎。
陳龍表示,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中風,都應該對「中風徵兆」保持警覺,把握4.5小時黃金治療時間,快打119才能啟動醫療快速通道,減少急診檢傷和照會腦中風團隊時間。
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心房顫動、運動量不足、體重過重、吸菸及腦中風家族史,這些都是腦中風的危險因子。腦中風每延後一分鐘就醫治療,將會造成190萬個腦細胞死亡。
腦中風是台灣十大死因之一,每年約有12,371人因腦血管疾病喪失生命 。然而腦中風可怕的反而是失能,根據台灣中風登錄資料庫的數據,每10個病人在中風一個月後就有6人面臨無法工作、長期臥病及長照相關問題,對於個人、家庭與社會都是一大負擔。
為了降低腦中風的風險,建議民眾留意以下4原則,包含以下四點
相關新聞
電子煙恐成隨身炸彈!爆炸事件頻傳 大腿、生殖器最常被炸
高中生最愛科系!政大法律首奪冠 「AI、半導體」相關也入列
衛福部增購10萬劑流感疫苗 最快20日供11類高風險對象公費接種
- 記者:nownews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