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慈中品格教育台美教師增能交流發展品格力


臺南慈中品格教育台美教師增能交流發展品格力


關於倫理道德該怎麼教?品格該如何培養?都是目前臺灣教育工作現場一項不容易立竿見影但卻至關重大的教育難題。臺南慈中創校至今在品格教育的推動、數位學習的扎根、雙語教育等教育議題都一直不斷精進發展出具有特色且永續的品德教育校園文化,在112年臺南慈濟高中榮獲臺南品德教育特色學校表揚。


6月13日特邀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李瓊薰執行長及品格教育發展與推廣室匡世音主任針對美國校園在品格教育的推動在「教學實踐」、「教材發展」兩大面向與臺南慈中學務處及人文室等教師進行實務經驗分享。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每年都會藉由南加州非營利組織Kids for Peace舉辦The Great Kindness Challenge「全球慈悲大挑戰」推出富有創意、新穎別致的友善校園主題,營造出更友善的校園環境、預防校園霸凌,從中也能窺見美國校園透過創意行動在進行「品格教育」。臺南慈濟高中師生於2022年在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的邀請下也連續三年參與這項全球性的挑戰活動不間斷。



臺南慈中品格教育台美教師增能交流發展品格力


此次雙方在品格教育的議題分享交流中也發覺東方和西方社會文化的差異對品德教育的概念建構也容易產生微細的分歧,進而型塑出不同校園風格。但大家都認同品格教育無論是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推動都需奠基在:大人要先以身作則。因為品格、道德教育是反映出家庭、學校對待學生的方式。



臺南慈中品格教育台美教師增能交流發展品格力


「最具說服力的品格教育教材就是大人以身作則:孩童看著大人的示範如何生活、與他人相處及互動等,孩童、學生慢慢累積著大人所給予的身教。」


人文室林育吟老師此次座談回饋分享:要將東方道德思想轉換成西方可接受的教育思維並融入在美國學校教育之中,需要很強的教材發展能力。而此困境在臺灣現今面臨學生世代的差異下也漸為明顯可見。對於瓊薰執行長分享的一個觀點很有共鳴「歡迎任何質疑的聲音」因為學生有質疑的聲音提出,我們才有機會產生所謂的溝通與思辯。培養批判思考讓學生有能力做出好的判斷與選擇,並實際參與、實踐品格力。



臺南慈中品格教育台美教師增能交流發展品格力


臺南慈濟高中鼓勵學生「做中學、學中覺」,知識的運用與關懷利他價值的實踐,並結合品德教育相關課程,形塑有教養的學習環境,積極增進校內外資源的有效整合,使品德教育由學校的教育場域正向地擴展於生活中力行實踐。每年學校常態性志工服務如淨灘、掃街、機溝關懷,還有促進團隊合作的戶外教育、70K單車成年禮等從生活中力行品格教育實踐做起。



臺南慈中品格教育台美教師增能交流發展品格力


學務處吳念組組長分享「美國校園研究開始結合大數據、腦波的科學研究數據分析品德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力,以科學的角度從質與量的呈現驗證人文深耕的品德教育的成果,是未來臺南慈中可以努力的方向。印象最深刻的教案實例分享面向是:美國慈濟學校會讓孩子學習品德教育後,嘗試著用品德概念描述自我,這一部分相當有趣。因為學生必須深入瞭解內化,才能有辦法再呈現出來,最重要的是表達出孩子經由品德教育後培養出帶著走的能力,此次交流收穫良多,也期待未來可以有更多的互動分享。」


學務處游棋竹主任針對此次座談交流肯定也讚賞美國慈濟教育金會在推動品格教育是從質與量的追蹤分析,透過可信的數據讓美國家長以及學生認同慈濟教育著重的人文和品格教育是孩子一生最珍貴的重要資產,從家庭到學校,以及社會環境都能關心孩子的品格,自然能培養出有品德的孩子,也是教育工作者的最終目標。



臺南慈中品格教育台美教師增能交流發展品格力


撰文/林昱汝;攝影/臺南慈濟高中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