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輻中心第四屆光環論文獎 臺大化學系特聘教授劉如熹榮獲
▲臺大化學系特聘教授劉如熹榮獲國輻中心第四屆光環論文獎。台大劉如熹教授(首排左3)團隊合照。(圖/國輻中心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竹科報導】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國輻中心)設立的「光環論文獎」深獲台灣學研界肯定,今年度由臺灣大學化學系劉如熹特聘教授獲頒第四屆光環論文獎;該團隊運用同步輻射光源研究「光轉化近紅外線發光二極體」,獲得評審委員的高度認可,經過層層評選後,在眾多優秀研究論文中脫穎而出,受頒獎座與獎金新臺幣30萬元。
▲臺大化學系特聘教授劉如熹榮獲國輻中心第四屆光環論文獎。台大劉如熹(前排右1)與波蘭Sebastian Mahlik教授(後排左1)團隊合作高壓發光量測。(圖/國輻中心提供)
這屆光環論文獎由國輻中心魏德新副主任擔任召集人,邀請國內學研界具卓越聲望的專家學者擔任審查委員,評選8年內使用國輻中心實驗設施發表的傑出研究論文。劉如熹教授團隊得獎的傑出研究成果可廣泛應用於光電科技、安全防偽、農業技術、生醫影像等產業;自2018年發表至今被引用超過300次,為該領域之高影響與高引用論文之一,並成功技轉臺灣知名的發光二極體(LED)廠商—億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獲獎實至名歸。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與教育部的長期支持下,劉教授多年來專注於材料化學核心技術中的「光轉換光」、「光轉換電」及「光轉換熱」之配方、合成、分析與應用,廣泛應用於光電、綠能、生醫與奈米材料等眾多產業,並獲得多項發明專利與技轉。此外,劉教授更是研發出臺灣第一顆紅光LED之先驅,奠定臺灣在發光二極體產業的基礎。
▲臺大化學系特聘教授劉如熹榮獲國輻中心第四屆光環論文獎。台大劉如熹(左)與波蘭Grzegorz Leniec教授(右)團隊合作電子自旋共振量測。(圖/國輻中心提供)
劉教授之傑出成果兼具學術深耕與產業應用性,多年來獲獎無數,包含:國家青年獎章及工研院科技成果個人貢獻獎(1989)、國家發明銀牌個人獎(1995)、傑出青年化學獎章(1998)、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有庠科技論文獎」(2011)與「有庠科技講座」(綠色科技)(2019)、國科會傑出研究獎(2012、2017)、侯金堆傑出榮譽獎(2018)、東元獎(化工/材料科技領域)(2019)、教育部學術獎(2020)、國科會未來科技獎(2021、2024)、中國化學會會誌最佳論文獎(2021)、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之跨領域全球高被引學者(Highly Cited Researchers)(2018-2021、2023)等,如今再獲光環論文獎,彰顯劉教授在學術與產業界的貢獻與高度影響力。
█光環論文獎成立緣由
2017年國輻中心陳建德院士獲頒「總統科學獎」的殊榮,為吸引更多科學家積極投入同步加速器光源設施的技術研發及科學研究,陳建德院士將總統科學獎獎座與獎金全數捐贈給國輻中心,期勉臺灣同步加速器光源設施在科技領域上有卓著的貢獻。為了傳承陳院士的精神,國輻中心將總統科學獎獎金運用於太陽能板建置,並以太陽能電費盈餘成立光環論文獎。
光環論文獎的設立宗旨係為提升臺灣在加速器光源相關領域之研究水準,獎勵學術科技界發展加速器、光束線工程技術及利用國輻中心所屬光源實驗設施,於國際學術期刊發表高影響力之論文。獎勵的論文類別分為應用科學、生命科學及自然科學三個領域,三年一輪逐年輪流接受申請與評選。
- 記者:勁報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