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行道普及率不到4成 麥玉珍點名彰化大埔截水溝堤岸道路拓寬緩慢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徐德芬/彰化報導
為擺脫行人地獄惡名,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推動「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市區道路)」,立委麥玉珍今(7)日指出,根據國土管理署統計,112年底,全國市區人行道普及率僅38.04%,成長幅度低落、寬度不足,都讓行人在台灣面臨種種危機;她強調,對於行人安全與相關建設,不能只是口頭說說,如果無法了解問題並對症下藥,只是浪費公帑、時間而已。
根據國土管理署統計,在110年底,全國市區人行道普及率為36.68%,112年底則為38.04%,微微增加1.36%,人行道普及率的成長幅度低落。另外,根據《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標準》規定,人行道的寬度依行人交通量有最低限制,自110年到113年近4年,淨寬不足最低標準的人行道比率皆超過2成。
「台灣的道路猶如行人地獄!」麥玉珍表示,行人走在斑馬線上不被停讓、實體人行道的不普及或不友善等,都是對行人的危脅,行走安全無法獲得保障。她指出,部分縣市政府由於道路基礎建設不足,連帶影響考核成績,但每個縣市存在個體差異,同樣的審核機制是否適合?中央政府若無法實際了解情況,並依據不同差異訂定相應對策,只會讓計畫淪為口號,不能真正達到提升道路品質的功效。
麥玉珍說,國土署在110年的上期「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裡就有9個未能如期完成的工程,將延到本期(111至116年)繼續辦理,但112年有3個案件被指出多次流標,進度大延遲。
麥玉珍以「彰化市大埔截水溝堤岸道路拓寬工程規劃設計案」為例,從108年前期計畫就核定且預計於114年12月完工的工程,拖到113年10月才宣布封路3年,很可能要到116年才能完工,除了進度緩慢以外,工程經費由原本核定15億增加到21億7800萬,新增的款項更占原核定的44.35%,質疑「這就是政府的執行效率?」
彰化縣政府表示,大埔截水溝堤岸道路拓寬工程,起點為台19線彰水橋,往東跨越國道1號高速公路及穿越縱貫鐵道後,沿線與省道台1線、縣道137線等平交,終點銜接至中興路口止,堤岸南北岸兩側各配置10公尺寬雙線道路,全線長度約4.5公里,另兩側堤岸道路採懸臂式擋土牆配置,可避免大規模拆遷及用地徵收。
彰化縣府補充,該工程總經費達26億元,在去年12月獲得營建署同意補助,同時為配合彰化市水資源回收中心進度,已進行大埔截水溝第一期工程,位於交流道特定區彰化市水資源回收中心旁,道路寬度10公尺,長度約500公尺,預計今年8月底完工。
照片來源:彰化縣政府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彰化傳產恐因美關稅半年無訂單 張啓楷憂:勞工面臨停班、無薪假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徐德芬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