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德國多世代聚落受啟發 饒慶鈴:作為台東共生型住宅重要參照


考察德國多世代聚落受啟發 饒慶鈴:作為台東共生型住宅重要參照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花蓮報導


為打造貼近地方文化與自然地景的社會住宅樣貌,台東縣政府持續推動多元宜居住宅政策,縣長饒慶鈴日前率隊前往德國考察永續城鄉與共生型住宅發展,並特別前往參訪位於埃爾福特(Erfurt)的「AndreasGärten多世代共居社區」,針對空間規劃、社區運營及照護整合機制進行深入交流,作為未來台東推動共生型社宅的重要參照。


台東縣府今(2)日指出,AndreasGärten為德國少數以「多世代共居」為核心設計的社區住宅,由建築師Tobias Kahl與Adrian Dorschner規劃設計,基地內配置三棟三層樓木構建築,環繞中央半公共花園,提供92戶住宅單元,並整合幼兒園、治療中心、教堂與社區廳等機能,回應不同年齡層日常所需,營造跨世代互動與照顧機能兼備的社區環境。


台東縣府表示,該案在建築設計上導入共享空間與中央花園,強化居民日常互動,同時結合木構建築與綠建築技術,兼顧施工效率與碳排減量目標;營運則由非營利組織 Johanniter Unfallhilfe負責,除提供照護與社區支持服務,也推動長幼共食、共耕共學等居民參與機制。整體規劃不僅關注硬體空間,更著重生活照顧與社區關係的連結,展現住宅與社區同步發展的實踐樣貌。


台東縣府進一步補充說明,目前台東已啟動「海濱好室」、「仁和好室」與「寶桑好室」等三案社會住宅,共計規劃485戶。未來新建案除關注居住安全與基本機能外,也將視地方需求整合照顧支持、社區互助與公共設施配置,逐步朝向具備生活韌性與文化適切性的共生型社宅發展。


饒慶鈴表示,台東不像都市有高樓林立與密集開發,反而保有開闊地景與緊密的鄰里關係,基於這樣的條件讓社會住宅的規劃有不同的起點與可能。未來推動的新案,不只是蓋房子,更希望透過設計與機能,把社區原本就有的人情味留住,甚至連結更多支持系統,讓年輕人、長輩都能安心生活、自在互動。


饒慶鈴強調,台東的「慢經濟」精神重視與環境共生、尊重地方節奏,這次在德國看到的共生型社宅案例,提供了生活與照顧融合的新方向。後續將持續整理及參考國內外相關做法,結合社區經驗與跨局處能量,穩健推進適合台東的住宅發展策略,並作為重要參照重點。


照片來源:台東縣政府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傅崐萁要求5/30提花東票價補助交通部允諾 再批「花東雙軌」不知去向


赴德參訪歷史永續共生模式 饒慶鈴指台東推「慢經濟」是一種生活態度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