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40號演習取消實兵對抗!學者憂因噎廢食

漢光40號演習取消實兵對抗!學者憂因噎廢食
2018年漢光 34 號演習在台中清泉崗基地舉行反空(機)降作戰演練。(圖/記者呂炯昌攝 )

[NOWnews今日新聞] 國防高層透露,今年漢光演習實兵操演為了更貼近戰時情境,除取消預校與展示科目,還強調「連續性狀況誘導」、「夜戰」、「實地」與「聯動性」等。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表示,取消實兵對抗訓練仍然使這次實兵操演在「實戰化訓練」方面,顯得「為德不卒」、甚至是「功虧一簣」,難脫因噎廢食的嫌疑。

揭仲表示,這些調整確實比往年進步,也能改善以往若干項目過於強調劇本、導致表演意味濃厚的缺失,但取消實兵對抗訓練仍然使這次實兵操演在「實戰化訓練」方面,顯得「為德不卒」、甚至是「功虧一簣」。

揭仲說,參謀本部取消實兵對抗訓練的主要理由,是認為扮演攻擊軍的單位無法熟悉戰時的防衛任務,但這個說法其實「似是而非」。因為演習時可透過規則設計,讓小單位扮演大單位;例如從陸戰營所屬各連中,各抽調一個排加上若干多人操作武器,就可在對抗訓練的過程中扮演營級的攻擊部隊,而派出攻擊軍的陸戰營、連級單位的核心,仍可在實兵操演中熟悉戰時的防衛任務,二者並不衝突。

揭仲強調,更重要的是,實兵操演中的對抗訓練,乍看之下是紅軍擔任假想敵攻擊防衛的藍軍,但其核心精神是「受訓者互為假設敵,在導演機構的統一組織協調下,以虛擬攻防作戰的方式所進行的實戰化訓練」。換言之,若演習設定與統裁部狀況下達能掌握核心精神,可讓名義上的紅軍在模擬攻擊時,同步演練對遭共軍佔領之重要據點的奪回作戰;防衛軍也可以在對抗過程與事後的交流中,了解防衛計畫可能的問題並考核部隊的表現。

揭仲說,畢竟在防衛作戰中,部隊在戰術上不可能完全只有守勢作為,也包括不少、甚至是關鍵性的攻擊行動。若「以真實模擬想定進行驗證」就可取代「對抗訓練」,使訓練實戰化,那為何各主要強國仍十分重視「對抗訓練」、甚至花費巨資採購各種設備來增加仿真度﹖又為何在國軍《教戰總則》第14條「軍隊訓練」中,強調除「以實人、實物、實時、實地、實情、實作」外,還要「採對抗方式勤訓苦練」,方能達到「超敵勝敵」之目標。因此,依照國軍《教戰總則》的標準,今年漢光演習取消實兵對抗訓練,在「實戰化訓練」上確實有「為德不卒」、甚至是「功虧一簣」之憾!

揭仲也指出,在台灣地狹人稠、國軍地面部隊對抗訓練原就不足的狀況下,漢光演習可說是年度內,國軍唯一可以共軍武力犯台為場景,實施中等規模地面部隊對抗訓練的機會,是陸軍「長青操演」無法取代的;若僅因為以往的操演方式被批評為「預校太多」、「照本宣科意味太濃」就取消,難脫「因噎費時」之嫌。

揭仲建議,在今年應該已來不及恢復對抗訓練的情況下,明年的漢光實兵操演中,可在今年「連續性狀況誘導」、「夜戰」、「實地進行」、「聯動性」之基礎下,挑選少數重點演練項目或單位,指導實施「無劇本」實兵對抗訓練,方能真正符合「實戰化訓練」的要求。



相關新聞


不演了!漢光40號演習「最接近實戰」 軍方:今年核心是夜間訓練


8架次共機越中線、西南防空識別區擾台 最近距鵝鑾鼻49浬


今日軍武/AW249攻擊直升機防務展首亮相!先進性能直追阿帕契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