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城證人交互詰問尚未結束 柯文哲再度延押2個月


京華城證人交互詰問尚未結束 柯文哲再度延押2個月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前台北市長柯文哲被控在職時涉圖利京華城土地容積,助其增加112%、逾百億元容積,去年9月5日被台北地院依涉犯《貪污治罪條例》等罪裁定羈押禁見。台北地檢署雖同意在證人交互詰問後就可以放人,合議庭也採密集審理,惟柯的律師團不斷爭執證人筆錄的證據能力等事項,致訴訟進程緩慢。合議庭考量詰問尚未結束,27日諭知柯等4名被告延押2月。



北院合議庭認定柯文哲、柯的大帳房李文宗、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應曉薇等四名被告有勾串、滅證之虞,且至今尚未完成證人交互詰問,證詞仍可能因為串供而改變,羈押原因並未消滅,27日庭訊後諭知4人延長羈押禁見2個月。



北檢起訴指出,沈慶京為提高子公司京華城土地容積率,2020年間以5250萬元行賄國民黨市議員應曉薇,請她跟時任台北市長的柯文哲協調,讓已被否決的容積案能起死回生,重回都市計畫委員會審查;沈慶京另以年薪300萬元聘請前台北市政府兵役局長朱亞虎,出任孫公司鼎越開發董事長,專責處理京華城買賣與容積事宜。



北市府審議京華城容積案期間,朱亞虎曾私下與利害關係人柯文哲、李文宗聯繫。在柯、應、朱等人的助攻下,容積案成功闖進都委會,朱隨即透過7個人頭、各捐30萬元(政治獻金個人年度捐贈上限)共210萬元給民眾黨,這筆錢被北檢視為賄款「前金」。而後容積案關關難過關關過,朱亞虎坦言柯文哲肯定有協助,才會那麼快通過。



即使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當時已判決京華城的容積率上限就是560%,柯文哲仍積極介入此案,指定時任副市長的彭振聲擔任京華城專案小組會議PM(專案管理人),研議解套方案。



時任都發局總工程司的邵琇珮認了柯文哲曾指示要快速辦理本案,但京華城未被指定為都更區,原本無法依《台北市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給予容獎,北市府卻變形用《都市計畫法》第24條「地主自行擬定或變更細部計畫」條款,自行創設「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及「宜居城市」等三項貢獻獎勵項目,助京華城獲得額外兩成、即112%的容獎。



柯文哲的隨身碟電磁紀錄曾記載「日期2022/11/1-姓名小沈-數字1500-公司-用途-經理人沈慶京」,日期與建照核發的時間點有密接性,但檢察官傳喚也被記錄於同一檔案內的證人說明後,多人證實數字是金錢,因而認定柯曾收沈1500萬元。



政治獻金部分,北檢認定柯文哲身為民眾黨主席,竟把基隆市副市長邱佩琳轉交周姓民眾、基隆市長謝國樑母親林曼麗、林姓民眾捐贈給民眾黨的政治獻金各200萬元,共600萬元侵占入己,未存入民眾黨專戶。



此外,柯文哲、李文宗、木可公司董事長李文娟等人以肖像權授權金、支付木可公司員工薪資、投資營利事業等方式,再侵占政治獻金1724萬1036元,目的是規避《政治獻金法》所明定支出用途限制,企圖以商業交易行為包裝侵占犯行,另還利用木可公司侵佔政治獻金高達4510萬5754元。



柯文哲與李文宗另被訴違背《眾望基金會章程》第6條「本基金會以辦理臺北市社會福利(關懷)為目的」,把民眾捐給眾望的錢,挪用供為柯聘請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發言人戴于文等13位員工的薪資,從2022年12月至2024年8月間,共挪用付薪827萬1095元。



從去年9月至今,柯文哲已被收押近9個月,偵查期間4個月,移審北院則近5個月,因檢察官起訴罪名屬本刑10年以上的重罪,一審北院最多還可延押10個月,合計到被判刑確定前,三個審級的法院押期原則上不得超過5年。



更多新聞:



獨家/軍中不倫戀!海軍港務隊士官長跳樓輕生 妻與外遇軍官遭撤職



分析/遼寧號航母將進入我東部外海軍演 軍方人士:不排除重演向台灣同胞賀節戲碼




菱傳媒原始網址:京華城證人交互詰問尚未結束 柯文哲再度延押2個月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政治新聞
人氣政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