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國緯情》在北京遇見少數民族:一場文化與情感的深刻探索
這段在北京的旅程,讓我深刻感受到滿族的遺韻、蒙古族的熱情、回族的信仰與藏族的堅守交織在一起的獨特魅力。每一次文化的碰撞,都是一次思想的激盪;每一段故事,都讓我明白包容與理解的重要性。(圖/取自網路)
作者/倪國緯
提到中國大陸的56個民族,許多人可能只會淡淡一笑。然而,當你真正走進他們的生活,親身體驗他們的文化,你會發現那是一場充滿驚喜與感動的旅程。幾年前,我初到北京時,心裡只覺得這不過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沒什麼值得期待。但多年後回想,我才驚覺這段經歷不僅讓我結識了不同民族的朋友,更讓我得以穿越文化的邊界,感受到了想像之外的豐富世界。
滿族遺韻:核桃與遛鳥的文化意象
清晨的北京,胡同裡總是人聲鼎沸。一次,我漫步在老北京的街頭,目光被一位手提鳥籠、手轉核桃的老人吸引。他的動作輕盈而熟練,像是在與時間對話。我忍不住停下來看,他察覺到我的好奇,笑著說:「年輕人,遛鳥可是我們滿族人的傳統啊!」
這一番話拉開了他與我之間的對話。他自豪地提到自己是正黃旗的後代,還滔滔不絕地講述八旗子弟的歷史。聽著他的話,我仿佛穿越回了清朝,看到胡同裡的馬蹄聲響、青磚灰瓦間的故事,而這些過往,竟然就在北京人的日常裡延續著。
這份傳統並非僅限於街頭巷尾,我工作公司董事長是鑲黃旗的後人。他五官深邃,談吐中帶著濃濃的北京腔,總愛拉著我聊時政。他常問我:「這件事外媒怎麼報導的?」然後他會告訴我北京以前發生了什麼相關事情。他的話題總是游走在歷史與現代之間,讓我不禁感慨,北京這座城市的文化血脈,真的是深深刻印著滿族的遺韻。
蒙古婚禮:熱烈與傳統的交融
與滿族文化的溫潤內斂相比,蒙古族的豪情奔放則別具一格。一次,我受邀參加蒙古族同事的婚禮,這成為我一生難忘的經歷。迎親當天,車隊浩浩蕩蕩地駛入呼和浩特的街頭,新郎背著新娘,卻要面對層層阻撓的親友團。他左閃右躲,場面熱鬧非凡。每一次接近車門,親友們就團團圍住,阻止他前進。那既像一場「戰鬥」,又像一場「遊戲」,現場笑聲不斷。
終於,新郎在眾人喝彩中衝破防線,將新娘送上車,現場一片歡呼。當我得知這其實是蒙古族「搶親」的習俗時,頓時感到既驚奇又敬佩。他們用這樣的方式,為婚禮注入了一種獨特的熱烈與情感,令人感動不已。
晚宴時,新郎新娘逐桌敬酒時,居然陪了四個代東(代替東道主)擋酒。他們的豪情好客讓我幾乎無法招架。我雖微醺,卻感受到蒙古族人對賓客的重視與熱情,那晚的酒香與笑聲,至今都在我的記憶中縈繞不散。
回族:信仰與文化的矛盾
回族的文化氣質與蒙古族截然不同,它更像是一種內斂的堅持。我的一位回族同事,自豪地說自己是登記有案的穆斯林,並期待著有一天能接受政府的資助,前往麥加朝聖。她的眼神中滿是信仰的光芒,讓人不禁對她的虔誠心生敬意。
然而,信仰也可能帶來文化上的碰撞。一位來自甘肅的漢族同事曾提到,念高中時,他們當地報紙副刊有一天介紹回教的節日,但在右下角的食譜教學專欄裡正好介紹的料理有豬肉成分,他說當地的回教徒就不樂意了,包圍報館要求道歉,他們學校裡的回教徒學生就集體坐在操場中央罷課抗議,事情搞了兩天報館道歉才結束,這些矛盾讓我感到,尊重文化差異並非易事,唯有真正的理解與包容,才能化解彼此間的分歧。
藏族:信仰的力量與文化的堅守
如果說滿族帶來歷史的深沉,蒙古族注入情感的豪邁,那藏族則讓我看到信仰的力量。在工作中,我經常接觸藏族朋友,深深感受到他們對藏傳佛教的虔誠。一次飯局上,大家聊起中印邊境的土地爭議,一位藏族畫師毫不猶豫地說:「那是西藏的!」他的語氣堅定而執著,讓全場陷入了短暫的靜默。
除此之外,我還與一位藏醫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告訴我,唐代文成公主將中醫技術帶入西藏,最終形成了獨特的藏醫學。我曾勸他將女兒接到北京讀書,他卻平靜地說:「只有留在藏地,她才能繼承我們的文化。」這份對文化傳承的執著,讓我深感敬佩。
多元文化的啟示
這段在北京的旅程,讓我深刻感受到滿族的遺韻、蒙古族的熱情、回族的信仰與藏族的堅守交織在一起的獨特魅力。每一次文化的碰撞,都是一次思想的激盪;每一段故事,都讓我明白包容與理解的重要性。
文化的多樣性並非分裂的原因,而是彼此學習的契機。當我們用心傾聽、放下成見,才能真正體會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真諦。希望我的分享,能讓更多台灣讀者看到中國多元民族文化的精彩,也讓這些故事成為跨越分歧的橋樑,連結起彼此更深的理解與尊重。
倪國緯,台灣出生長大,畢業於中興法商(現為台北大學),後赴美國雪城大學攻讀碩士,並在大陸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其父親1949年從昆明離開大陸,而兩個孩子卻在昆明出生,再加上他娶了一位大陸妻子,這段奇緣讓他對大陸的發展格外關注。在北京工作十餘年,先在兩岸合資公司,後來到大陸公司工作,與大陸員工相處融洽,深入了解他們的想法,對大陸的發展和百姓的生活有著獨特的見解和深刻的理解。倪國緯將藉由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向大家介紹大陸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促進兩岸交流和理解。
- 記者:優傳媒新聞網
- 更多政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