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管署導入E-tracking,以污染預防取代管末處理

為了提升環境執法效率、有效處理環境污染問題,環境管理署導入E-tracking環境追蹤分析數位科技工具,結合物聯網、AI辨識及資料分析等方式,透過分析結果及時發現可疑污染源,化被動為主動即時處理污染問題,減少重大污染事件發生。近年公害污染陳情受理件數每年平均27萬件,平均每2分鐘就受理1件陳情案。除了陳情件數居高不下及環境稽查人力有限外,近年環保犯罪日新月異,各種取巧手法日趨複雜,使得稽查人員在調查污染來源及查核蒐證上更加困難。為了解決執法上的困難,環境管理署引進E-tracking工具,運用已建置的環境執法資訊系統,進行數位應用及轉型,以投入最少人力、時間、物力進行查核之高效率執法方式,發展視覺化分析工具,掌握污染陳情熱區;架設車牌AI辨識系統,即時告警疑似非法棄置車輛;以及整合列管事業資料於單一系統,運用資料分析勾稽可疑違規事業。在導入成效方面,環境管理署統計,公害污染陳情受理件數自110年27萬9,383件下降至112年26萬4,315件,減少1.5萬件。此外,在有限的稽查人力下,平均每位稽查員裁處件數及罰鍰金額皆逐年提升,統計110年至112年,人均裁處件數從98件上升至188件,人均裁處罰鍰從新臺幣65.7萬上升至新臺幣79.9萬;另統計新增車牌AI辨識系統遠端執法工具後,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第31條第1項第3款規定,即時追蹤系統未維持正常運作之事業廢棄物清運機具,112年及113年第1季裁處件數從28件上升至83件,顯見達到精準執法效果,有效提升稽查效率。環境管理署表示,導入E-tracking是為了將過去管末污染查核,轉變為預防管理,從源頭減少環境污染,在污染預防及環境執法上,環境管理署將全年無休持續執行。另環境管理署也呼籲,業者切勿心存僥倖、以身試法。若民眾發現環境污染情事,除了可利用0800-066666 公害陳情免付費專線外,亦可透過公害陳情網路受理系統或使用手機公害報報APP進行陳情。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人氣政府消息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