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蔬果農藥抽驗不合格出爐

南市府衛生局近期抽驗市售蔬果農產品農藥不合格出爐,不合格品項包含常用調味蔬菜辣椒與九層塔,以及季節性蔬菜如皇宮菜、白花椰菜與菜豆等。(圖/南市府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近期配合食品藥物管理署執行114年度市售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計畫,其中15件符合規定,6件不合格。這次抽驗不合格品項包含常用調味蔬菜辣椒與九層塔,以及季節性蔬菜如皇宮菜、紅鳳菜、白花椰菜與菜豆。衛生局提醒業者,若蔬果農藥殘留超過限量標準,可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至2億元以下罰鍰。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至南市市場、蔬果零售業者、超市、賣場等進行抽驗市售21件蔬果檢測農藥殘留情形,其中15件符合規定,6件不合格(不合格產品名單如附件)。針對不符規定產品,衛生局已責令業者立即下架停售,並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進行處辦或移請來源轄區衛生局依法辦理。
衛生局表示,這次抽驗不合格品項已列為年度重點加強抽驗項目,以強化監測與控管。衛生局提醒業者,若蔬果農藥殘留超過限量標準,將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5款規定,依同法第44條第1項第2款,可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至2億元以下罰鍰。
衛生局強調,市售蔬果的農藥監測屬於終端管理,呼籲農民應正確施用農藥、遵循法規,確保農產品品質與安全。販售業者則應主動索取並保留完整交易憑證,並拍攝產品外箱之來源資訊(如廠商名稱、供應代號等)備查,以利溯源。若業者無法交代產品來源,將依《食安法》第47條,處以新臺幣3萬元以上至300萬元以下罰鍰。
衛生局局長李翠鳳提醒民眾,選購蔬果時應優先選擇當季蔬菜,或挑選具有「生產追溯 QR Code」、「產銷履歷」等可溯源標章的農產品,以保障食用安全。
為降低農藥殘留風險,衛生局建議可採以下清洗及處理步驟,可有效減少農藥殘留攝入:(一)浸泡:先將蔬果泡水 5~10 分鐘,有助溶解表面殘留農藥。(二)沖洗:以流動清水徹底沖洗,將農藥帶離蔬果表面。(三)烹煮時開蓋:高溫加熱並打開鍋蓋,促進農藥隨水蒸氣揮發。
相關新聞
螺絲扣件產業受關稅衝擊 陳其邁:行政團隊會做最好安排
告五人演唱會引爆高雄 這路段周末管制12小時
臺南好禮在這 黃偉哲率臺南隊再度進軍新加坡國際食品展
- 記者:nownews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