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圖2024閱讀調查:閱讀力蓄勢待發,數位借閱持續成長
在AI浪潮席捲全球的2024年,臺北市立圖書館積極推動多元主題活動,幫助市民透過閱讀累積知識與競爭力。在年度閱讀力調查中顯示,全年進館使用達1,362萬280人次,外借圖書達1,278萬1,611冊,電子書使用人次突破356萬,顯示臺北市民對閱讀的熱情。
北市圖持續擴大服務觸角,與便利商店合作提供彈性借還書服務,推動數位學生證結合借閱證,並透過行動書車巡迴12行政區,讓閱讀成為全民生活的一部分。此外,Podcast節目《熟讀深思》推陳出新,邀請各行各業職人對談,拓展視聽閱讀管道。
實體與數位並進,打造閱讀便利城市
2024年,北市圖實體圖書館藏量達872萬6,408冊,每位市民平均擁有3.5冊圖書,同時提供72萬2,772冊電子書與電子雜誌,鼓勵讀者利用碎片時間,享受片刻閱讀。數位借閱持續增長,電子資源使用人次較2023年成長17.41%,顯示數位閱讀已成為市民重要的學習管道。
豐富館藏與多元活動,推動分齡閱讀
35-54歲壯年讀者為北市圖最大閱讀族群,借閱量占年度總借閱量的48.44%;55歲以上樂齡族群占23.53%;學童則占11.84%。值得關注的是,45-54歲族群借閱量較2023年成長0.56%,達296萬冊,顯示壯年讀者對知識的高度需求。
北市圖與臺北市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合作推動親子共讀,並透過「校園書箱享書香」計畫,讓圖書資源深入校園,培養學童閱讀習慣。北市圖另邀請各領域專家製作精簡但富有深度的YouTube影片《百人說書》,以及推出適合零碎時間收聽的Podcast節目《熟讀深思》,邀請讀者探索閱讀的樂趣。此外,樂齡學習市集亦持續推動,鼓勵銀髮族投入終身學習。
熱門書籍排行揭曉,療癒與成長書籍受青睞
2024年最受歡迎的電子書為《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年度閱讀數達19,399次,亞軍為《原子習慣》,顯示市民持續關注心理療癒與習慣養成。在紙本圖書借閱方面,語言文學類最受歡迎,年度借閱量達521萬8,322冊。
文學類作品方面,韓國作家金浩然的《不便利的便利店》與續作奪下借閱排行榜前兩名,展現市民對溫暖故事的喜愛。非文學作品,《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奪下第1名,鼓勵讀者透過重新思考,踏出思考舒適圈。漫畫類則由《科學實驗王》蟬聯冠軍,深受學童歡迎。
閱讀力提升,知識累積應對未來挑戰
在全球AI發展與經濟變動的2024年,臺北市民選擇透過閱讀應對挑戰。北市圖結合館藏資源、數位服務及多元活動,深化閱讀推廣,讓閱讀成為市民最強的競爭力。未來,北市圖將持續創新服務,讓更多市民享受知識的樂趣,打造臺北成為最具閱讀力的城市。
- 記者:台北市政府
- 更多政府消息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