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自強國小環境教育融入日常 學童自製橘子皮清潔酵素
桃園市教育局鼓勵各校結合地方特色,將教育理念融入校園課程與親師生的日常。以龜山區自強國小為例,學校為落實淨零綠校園,發展環境教育橘子皮再利用校訂課程,讓孩子透過實作,將學習知識化為生命體驗,累積生活中的智慧。

自強國小學務主任李啟明問著班上學生,「在家裡吃完果肉的橘子皮你們都會怎麼處理它」,答案與心中預期非常一致,幾乎都是丟在垃圾桶。因應現今推廣垃圾減量、降低垃圾焚燒時所產生碳排放等觀念,以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13氣候行動,學校發展環境教育橘子皮再利用校訂課程,來教導學生利用橘子皮製作清潔酵素,落實淨零綠校園。學校表示,學生們在使用過後,驚呼清潔效果一級棒,暨環保又省錢,直呼下次還要再繼續做。

在課程進行之前,先請導師提醒班上學生將午餐提供的橘子吃完並留下橘子皮集中管理,只見平常怕酸不太敢吃橘子的學生聽到要做清潔酵素,也嘗試吃起橘子來,就是為了要繳交橘子皮「作業」。本身是環境教育輔導團的校長董進彬說,「橘子果肉本身酸甜富維生素C,多吃有助體內環保,另外,再將橘子皮製作成天然清潔酵素,對生態環境友善,這是體外環保,也是學校發展這套課程原因。」接著,同學將蒐集的橘子皮放進塑膠桶,以1份黑糖、3份果皮、10份水大約比例進行泡製8分滿,最後封瓶並在瓶蓋上寫上製作日期,就這樣靜置教室角落3個月,過程中因發酵會產生氣體,學生須轉開瓶蓋2至3次幫助氣體排放。
發酵完成後,老師指導學生進行分裝,學生從家中帶來使用過的塑膠瓶進行過濾裝瓶,所遺留下來的橘子皮渣則進行土壤掩埋,增加土地肥力。小朋友開心拿著酵素迫不急待用完餐後,躍躍欲試,試試清潔效果,結果驚呼跟老師說,「真的可以把油弄掉,好好玩哦!」老師反映最近學生洗餐具時特別認真起來。也有學生說要把清潔酵素帶回家讓家人使用,推廣在家製作天然環保清潔劑,另外,老師也結合美勞課與理財教育,學生一方面進行瓶子包裝彩繪,另一方面,利用親職園遊會當日販售清潔酵素並將販賣部分所得捐給創世基金會做公益,幫助植物人,助人行善。李啟明說表示,「學校每年固定跟創世基金會合作,諸如到校進行交通安全保腦宣導、捐發票幫助植物人等,都是與生命教育與品格教育有關,另外,助人為樂也有助於心理健康促進效果,這些都是學務處重點工作。」
自強國小指出,透過橘子皮清潔酵素校訂課程,學校不僅結合環境教育、理財教育、生命教育與品德教育等,更鼓勵學生養成環境保護及助人為樂的觀念,期望孩子們將知識轉化為生活體驗,成就充滿智慧與好品德的豐富人生。
本文章來自《桃園電子報》。原文:桃園自強國小環境教育融入日常 學童自製橘子皮清潔酵素
延伸閱讀:
- 記者:劉筱寧
- 更多社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