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突破2.2兆 經部擬延長至116年

經濟部長郭智輝明天將到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首次接受質詢,他上任後提出「境內關外、境外關內」產業政策,並規劃延長實施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至116年,鎖定半導體及AI供應鏈產業,後續將向國發會等單位爭取預算支持。

「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自108年7月1日開始實施,包括歡迎台商回台投資、根留台灣企業加速投資及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提供土地租金優惠、專案貸款等協助措施,原定推動至110年底止,為因應淨零轉型和全球供應鏈轉移等趨勢,行政院111年拍板3大方案延續至113年。

郭智輝明天將出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報告業務概況,經濟部今天出爐的報告指出,將在「境內關外、境外關內」的創新經濟發展模式下,讓世界走進台灣的同時,延伸台灣經濟國力,透過供應鏈以大帶小的模式,赴海外設立科技產業園區,帶領中小企業共同拓展國際市場。

境內關外方面,經濟部進一步說明,台灣具備半導體、精密機械等完整產業聚落,國際半導體及AI指標大廠都來台尋求供應鏈合作機會,未來將加強對外招商引資,針對外資重大投資案件,規劃建立預審及快速審查機制,提供更便捷的投資環境。

同時,「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規劃延長實施至116年,其中「歡迎台商回台投資方案」將擴大適用至全球台商,持續擴大台灣經濟成長的動能。根據最新統計,「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已吸引1492家企業,投資額超過新台幣2兆2875億元。

內需部分,經濟部表示,以台灣美食、大健康產業及銀髮養生為主要訴求,帶動服務業附加價值提升,並擴大吸引日本、菲律賓及越南等亞鄰國家來台消費,將比鄰經濟體擴大為內需市場範疇。

因應AI技術浪潮,經濟部表示,未來5年AI 進入成長爆發期,必須加速台灣AI產業創新、產業AI應用,爭取國際大廠免費提供AI超級電腦部分算力資源,加速建構台灣專屬的生成式AI核心技術,同時協助業者開發生成式AI應用示範案例,藉此建立生成式 AI 自主研發技術,實現「AI 產業化」目標。

經濟部表示,將攜手產業公協會、國際大廠、學校及培訓機構,公私協力建構產業AI課程,預計至117年培育 20萬名 AI 人才,並整合補助、稅務抵減等政策工具,輔導企業導入AI應用,提升製造業AI應用普及率至少 50%。

供電方面,經濟部表示,隨著AI投資、雲端運算、半導體設廠持續增加下,也將務實寬估電力成長,並每年滾動修正未來5至10年用電需求,降低電力供需預測誤差。

新增和除役機組部分,經濟部表示,2025年以前已規劃新增7部燃氣機組共833萬瓩,扣除除役機組597萬瓩,供電淨增加236萬瓩;其中,豐德3號機、大潭9號機、大潭7號機及興達新1號機陸續上線後,可因應夏季尖峰用電高峰,並可確保10月空污季燃煤機組降載時的用電需求。

經濟部表示,非核家園是法定目標,將持續全面發展綠電,維持安全穩定供電。至於核電是否延役涉及修法議題,目前國內對於核電廠的使用期限、何時除役等步驟,均於法律中明確規範,但可確保核安、能處理核廢料及有社會共識仍是重要前提,也會持續關注全球各項核能新技術的發展。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