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中國:中國電動車業過度競爭 利潤率偏低

博世中國區總裁徐大全今天表示,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持續加大投入;中國電動車發展占據全球領先位置,卻也有內部過度競爭問題,利潤率偏低,汽車產業需要良好的競爭秩序。

德國博世集團為全球第一大汽車零組件供應商,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博世在中國經營63家公司,在中國員工人數約5萬8000人。中國為博世集團在德國以外最大單一市場,也是在德國以外,擁有最多員工人數的國家。

徐大全18日下午在媒體參訪會上分享其對於中國汽車產業的觀察,以及在中國的外資如何應對地緣政治摩擦等變數。中共總書記習近平5月23日在山東省濟南市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徐大全為出席企業代表之一。

徐大全表示,中國汽車生產製造發展快速,電動車可說是占據全球領先地位;不過其中也存在「內捲」問題(指過度競爭導致能量內耗),大家的利潤率相對偏低,呼籲在這方面應該建立一個良好競爭秩序,讓汽車領域有高品質發展。

徐大全提到外資在中國發展的挑戰和對於政策的建議。

徐大全強調,中國政府過去做了不少改善營商環境的努力,例如發布外商投資24條,對於外資來說,這是很大的鼓舞。期望中國可再放寬免簽國家範圍,讓商務差旅往來更順暢;再者為企業資產權的保護,這需要政府不斷地協助加強。

徐大全指出,博世中國有90%生產是為了中國市場,在中國生產製造的產品是為了中國客戶,目前也有較以往更多的開發產品權利,原因是為了中國市場,很多新技術已經走在前面;另外則是已在中國培養了研發能力。

關於企業在國際關係、地緣政治等摩擦中的應對,徐大全回應,企業必須去想如何讓供應鏈變得更有韌性,才能支持企業在中國長遠地、更好地有所發展,策略調整需要跟著國際情勢有所變化。

他舉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發生晶片短缺荒,導致供應鏈受到很大影響,企業於是意識到了供應鏈如何在未來經得起考驗,目前博世中國也跟中國晶片製造商共同探討晶片國產化問題。

徐大全提到,博世中國2011年銷售額約人民幣420億元(約新台幣1890億元);去年銷售額達約人民幣1391億元,其中8成貢獻來自汽車零組件相關,顯見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非常迅速,博世集團持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對於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