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製啤酒、鋼品涉傾銷 財政部最快7月課徵臨時反傾銷稅

中製啤酒、鋼品涉傾銷 財政部最快7月課徵臨時反傾銷稅

台灣釀酒協會、中鋼與中龍申請反傾銷案的調查,經濟部28日召開貿易救濟審議會,認定中製啤酒及熱軋、扁軋鋼品對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並請財政部進行初步調查傾銷是否成立,決定是否課徵臨時反傾銷稅;財政部表示,最快70天、最慢105天內完成調查,最快7月就課徵臨時反傾銷稅。

啤酒業者指出,2022年至2023年,啤酒國內需求增加,但國產品市占率卻下降;到了2024年,國內需求下降,國產品為了反映成本而調高售價,中製啤酒卻低價競爭。以福建省啤酒來說,有85%銷往台灣,擠壓國內業者生存空間。就經銷商利潤而言,中製啤酒比國內啤酒高出2到2.5倍,所以通路可做的行銷活動也比國內產品多,讓國內業者有苦難言。

啤酒業者指出,希望能有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以「反傾銷稅」制衡中製啤酒是有用的。以韓國為例,進口啤酒市占率原本達31%,在韓國改革酒稅之後,進口酒市占率降至20%,大降11個百分點。

(延伸閱讀:反傾銷調查聽證會今舉行 台灣釀酒商協會:中製啤酒低價策略損害產業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