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洋環境議題為主軸 VR 遊戲《止境 END》電玩瘋遊玩影片 團隊分享創作動機

以環保議題為基礎的虛擬實境(VR)遊戲《止境 END》於今年的高雄放視大賞中登場,玩家將透過小遊戲了解海洋環境問題,巴哈姆特編輯部也特別前往採訪並帶來了遊戲影片。






《止境 END》是一款結合環保與冒險元素的遊戲,團隊初衷是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遊戲,同時引起玩家對海洋環境問題的關注。透過輕鬆有趣的故事情節,他們希望玩家能在遊戲中享受冒險的樂趣,而不會感受到太強烈的使命感。遊戲中的每個關卡都充滿了趣味和挑戰性,讓玩家在玩樂的同時,也能夠潛移默化地了解到環保議題的重要。


這裡有圖片燈箱



本作敘述了玩家扮演美西鈍口螈米果,在海底事務所工作的冒險遊戲。主角米果由於怠忽職守,讓該區域的環境變得越來越糟,引起海底總署的不滿,由總署代表茶 Q 來警告米果,迫使玩家通過冒險任務來拯救自己的事務所。玩家必須在各種委託的期限內完成,否則面臨海底事務所將倒閉的危機。








該作品由三個人開發,耗時三個多月製作,會想要採用 VR 技術是因為覺得這樣比較身歷其境,同時他們觀察到其實很多叔叔阿姨比較少接觸 VR,所以如果參加展覽的時候,他們經過戴上去玩的時候,就會覺得有新鮮感。不過,VR 製作真的相對比較難,因為教學資源很少,所以他們在程式上卡了很久,還跑遍各大網站,才找尋到想要的機制。






遊戲中角色命名加入了許多台灣本土化的巧思,像是主角叫做「米果」其實是想傳達台灣有很多「粿」類的食物;而茶 Q 就是地球的台語,其他還有蝦子跟水母的組合叫做「蝦米碗糕」;有一支紫色的魚頭上卡著寶特瓶,叫做「阿寶」;敵人的名字也都是用相同的概念來取名,皆呼應了遊戲主題和故事概念,十分有創意。


這裡有圖片燈箱



會想要選用海洋環境問題作為遊戲主題,是因為其中一個團員曾經參加過淨灘,親身體驗後才發現海灘真的是有很多無法清掉的垃圾,同時也是參加了之後才知道淨灘的實際意義。「在台灣會有公司認養不同的海灘並定時去淨灘,但其實淨灘目標不是要清掉所有海洋中的垃圾,最主要是還要計算哪類垃圾是今年留下最多,透過這樣的方式調查、也才可以知道要如何去做改善,像是下圖中纏繞在烏龜上的鋁罐塑膠袋,曾經因為留下太多垃圾,現在就幾乎看不到了。」






另一方面,從聯合國公布的 17 項永續發展中,他們認為水質(海洋)這個議題也最貼近人的生活,因此才選擇用這個主題。他們也在製作遊戲、調查資料的過程中了解了更多這個議題的資訊,而玩家可以透過不同的小遊戲了解到這個議題的知識,遊戲目前有三個關卡。











  • 團隊自己製作的立體六角書,希望能呈現遊戲中場景



《止境 END》未來會想要在 Steam 平台免費推出,至於是否會製作非 VR 版本,團隊還在考慮。


最新遊戲新聞
人氣遊戲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