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阿斯巴甜」被列可能致癌物 研究顯示恐引發代謝異常

代糖「阿斯巴甜」被列可能致癌物 研究顯示恐引發代謝異常
知名甜味劑「阿斯巴甜」(Aspartame)於2023年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第2B類致癌物」。(示意圖/翻攝Pexels)

[周刊王CTWANT] 代糖食品因零熱量特性,成為減肥族群及健康意識民眾的熱門選擇。然而知名甜味劑「阿斯巴甜」(Aspartame)於2023年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第2B類致癌物」,意即對人類可能致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因為僅掌握有限證據,將阿斯巴甜歸類為「2B類可能致癌物」,表示其致癌風險尚不明確。

世衛組織指出,儘管阿斯巴甜被列入第2B類致癌物,但在每日可接受攝取量(ADI)範圍內食用,仍被認為是安全的。根據歐洲食品安全局建議,成人及兒童的阿斯巴甜攝取上限為40毫克/公斤體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則設定為50毫克/公斤體重。以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為例,每日必須攝取9至14罐無糖飲料才會超標。

以市售355毫升的無糖可樂為例,每罐約含180毫克阿斯巴甜。對於體重75公斤的成年人而言,需飲用約21罐才會達到FDA建議的攝取上限。

不過甜味劑不僅存在於無糖可樂,還廣泛添加於果凍、口香糖、速溶咖啡、布丁、果汁及汽水等多種食品中。若一整天攝取多種含代糖的食品,總量可能不知不覺間超標。

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萬芳醫院副院長、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揚卿指出,「只要不過量攝取並避免依賴,代糖對整體健康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嚴重。」目前常見的代糖包括醋磺內酯鉀(Ace-K)、阿斯巴甜及甘草素。相較之下,阿斯巴甜的每日可接受攝取量(ADI)高於Ace-K,過量攝取所引起的健康風險相對較低。

成大醫院糖尿病防治中心主任歐弘毅則提醒,雖然代糖能減少熱量攝取,一般民眾仍可食用,但其長期安全性尚未有明確定論,科學界對於代糖的正面與負面影響皆有研究證據。他指出,有些研究顯示代糖可能引發代謝異常,阿斯巴甜更可能影響胎盤發育。他也提醒糖尿病患者,不應完全以代糖取代天然糖類,以避免潛在的代謝風險。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