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心血管猝死多!心肌梗塞無徵兆? 4種人風險最高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冷空氣再度南下,全台氣溫如溜滑梯持續溼冷,各地傳出民眾因心血管疾病緊急就醫甚至猝死。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冠任接受《健康好厝邊》專訪指出,寒冷天氣會引發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心跳加快,交感神經過度活躍,導致心血管事件風險上升。另外,低溫時血管不穩定的斑塊和血栓更容易破裂,造成血管阻塞,引發心肌梗塞或其他急性心血管事件。
寒流來襲好發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不整 哪些人要特別意?
心血管疾病長年高居國10大死因第2名,而慢性病控制不佳是引發心血管事件最重要危險因子。陳冠任醫師表示,血壓、血脂、血糖過高是影響心臟健康的「3大天王」,且未必只有中高齡者會在天冷時發生心血管疾病,年輕族群也可能因為生活習慣與三高發病。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險族群包括:
1.三高患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在寒冷時更容易出現血管收縮或血栓、斑塊破裂導致急性心血管事件。
2.有心血管疾病史者:曾經罹患冠心病、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的人,氣溫驟降時較容易發生心血管事件。
3.家族病史者:有家族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需更加注意低溫對健康的影響。
4.肥胖或生活習慣不佳者:過度肥胖(BMI超過35)者,以及長期熬夜、壓力大、不運動或吸菸的人,心臟疾病發生的機率也更高。
有慢性病或冠心病高風險族群 血壓、血脂更要積極控制
陳冠任醫師強調,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關鍵在於控制三高,如果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得好,即使在寒冷天氣,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能降低,然而國人對於血壓、血脂的控制觀念仍有待加強。如目前高血壓控制標準已降至130/80 mmHg,超標後應積極介入,若經醫師評估需要藥物控制,務必依循醫囑規律服藥,切勿自行停藥反而導致血壓不穩定,升高發病風險。
陳冠任醫師指出,近期收治一名70多歲患者5年前開始接受高血壓治療,但治療期間狀況若稍有好轉便自行停藥,導致血壓、血脂控制不穩定。幾個月前開始陸續出現胸悶、喘不上氣等症況,回診檢查後發現已有冠狀動脈阻塞,緊急就醫並接受心導管手術與裝設心臟支架,現仍在加護病房觀察中。
如何預防天冷猝發心臟疾病? 保護心血管健康6關鍵措施
陳冠任醫師提醒,冬天應特別注意頭頸部和手腳的保暖,避免清晨外出。飲食方面要均衡清淡,並保持適度運動。泡溫泉時要小心溫差,避免水溫過高和長時間浸泡。此外,定期健康檢查、戒菸和控制飲酒量,以及接種流感疫苗,都是保護心血管健康的關鍵措施。
1.室內外保暖措施:寒冷天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保暖是第一步。尤其是頭部、頸部和手腳等血液循環末端部位,應穿戴適當的帽子、圍巾和手套。此外,晨間氣溫最低,建議晚起避免直接暴露於冷空氣中。
2.飲食與運動控制:均衡飲食、減少高脂肪與高鹽食物攝取,並保持適度運動有助於心血管健康。然而,在寒冷天氣中運動需格外小心。冷天時運動前應充分暖身並量力而為,如果出現胸悶、氣喘等體力急遽下降狀況時建議先暫停鍛鍊。
3.泡溫泉注意溫差:溫差過大可能對心血管造成衝擊。泡溫泉前應確保身體未直接暴露於冷空氣,並避免水溫過高(建議不超過40℃),以及長時間浸泡。出入溫泉時務必穿著浴袍或防寒衣物做好保暖。
4.定期健康檢查:特別是有三高或家族病史者,應每3至6個月定期檢查血壓、血糖、血脂,並配合心電圖、超音波等檢查。
5.避免吸菸與過量飲酒:吸菸和過量飲酒會加重血管內斑塊形成,進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戒菸和控制飲酒量對心臟健康至關重要。
6.施打流感疫苗:值得注意的是,施打流感疫苗能提升保護力並減少高風險族群的心臟病風險,陳冠任醫師建議,65歲以上族群只要經醫師評估,沒有過敏或注射當日處於感冒、發燒等感染症狀,都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有助於保護心血管健康。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寒冬泡湯愈久愈好? 心臟內科醫師告訴你泡湯的宜與忌
▸婦科定期檢查守護女性健康 醫提醒善用健保與自費檢查
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 記者:NOW健康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