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合併治療 研究:「軟黃金」有助緩解糖尿病腎臟受損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現年67歲的陳阿姨,兩年多前因突發頭暈、噁心和腹痛而緊急送醫急診,抽血檢查發現她的血糖非常高,糖化血色素(HbA1c)亦高達11%,腎絲球過濾率(eGFR)只剩42(ml/min/1.73m2),可見她已罹患糖尿病許久,且腎臟也明顯受損而不自知。
糖尿病「氣陰兩虛兼有胃熱」 中醫「益氣養陰兼清胃熱」治療緩解
台北長庚中醫內兒科醫師高定一提到,患者半年前來中醫就診,希望搭配中醫藥治療,幫助血糖控制並挽救腎臟功能。經過半年來以「益氣養陰兼清胃熱」為主要方針的中藥治療,例如清心蓮子飲、三黃瀉心湯、冬蟲夏草(菌絲體)等,加上規律運動,並定期回西醫新陳代謝科追蹤治療。近期回中醫門診時見她總是神采奕奕,不適症狀早已不復存在,血糖和腎功能也都有進步;糖化血色素近來已降至6.8%,腎絲球過濾率也提升至56(ml/min/1.73m2),患者對治療成效相當滿意,期望中醫與西醫一同持續為她的血糖與腎功能把關。
「軟黃金」冬蟲夏草 有助恢復「慢性腎臟病」腎功能
高定一解釋,臨床上,我們經常看到「氣陰兩虛」或「氣虛血瘀」證型的糖尿病腎病變患者,可能個別還兼有胃熱或其他兼證。而研究也發現,有「軟黃金」之稱的冬蟲夏草,可能有助於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的恢復,在接受西醫定期追蹤治療的前提下,經過中醫師診察評估後,患者可與醫師討論看體質狀況是否適合搭配冬蟲夏草來治療。
糖尿病務必遵循醫囑、控制血糖 格外注意睡眠與飲食
高定一說明,糖尿病主要分為兩大類型,包括胰島素缺乏的「第一型糖尿病」,以及主因為胰島素阻抗的「第二型糖尿病」。初期症狀可能不明顯,但若長期未妥善控制血糖,則可能導致腎臟、血管、神經、視網膜等重要器官組織的嚴重併發症。其中,糖尿病腎病變是造成末期腎病變的主因之一。因此,強烈建議糖尿病患者務必遵循醫囑嚴格控制血糖。
在生活型態方面,糖尿病患者須格外注意睡眠與飲食,建議最晚12點前須就寢並獲得充足睡眠,飲食結構以原型食物(如糙米、燕麥等)為主,儘量避開精緻澱粉類食品(如麵包、餅乾、蛋糕等),含糖量較高的水果也建議少吃,以免血糖控制不穩。
原文出處:長庚醫訊 第四十六卷第一期
【延伸閱讀】
常嗜甜紓壓當心已糖尿病前期! 營養師教分辨「糖、醣」遠離慢性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2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 記者: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