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療軟硬實力兼具! 專家建議新南向布局以醫帶商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事件引爆全球市場劇烈震盪,藥物可能列入下一波關稅重點,台灣醫療產業何去何從,成為醫界關注焦點。專家建議,政府與產業攜手合作,結合智慧醫療、再生醫學與醫療管理等優勢,讓台灣醫療產業成為經濟成長的第二支箭,另一座護國神山。
▲左起公民幫推協會理事長黃建興、前馬來西亞檳州行政議員鄧章耀、清福醫院院長王炯琅、中華生技醫藥行業協會理事長陳建州藥師。(攝影/陳如頤)
台灣醫療產業新南向發展論壇登場 產官學界齊聚為醫療產業找出路
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公佈2025年《醫療照護指數》,台灣以86.5分高居全球榜首,以159.2分蟬聯醫療費用效率的第1名,已連續7年稱霸全球。不過,台灣在國際醫療市場表現不佳,原因在於缺乏國際布局的政策支援,以及產業本身在策略與發展方向上有所缺失。
長期關注政府政策的「公民幫推協會」今天上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台灣醫療產業新南向發展論壇」,多名來自台灣與馬來西亞的產官學代表齊聚一堂,深入剖析台灣醫療產業如何走向國際。
過去台灣醫療輸出停留在「個別技術移轉」 未來建議推動「以醫帶商」
公民幫推協會理事長黃建興指出,台灣的健保制度與醫療品質早已在國際間享有盛名,是名副其實的「醫療優等生」,醫療水準已獲全球認證,但產業化與國際化腳步明顯落後。唯有透過政策支援與業界主動出擊,才能讓台灣醫療走上國際舞臺,成為下一個經濟成長引擎。
清福醫院院長王炯琅表示,過去台灣醫療輸出仍停留在「個別技術移轉」,缺乏制度性、系統化的長期經營,建議政府推動「以醫帶商」,以醫療服務為平台、以醫院據點為核心,建立系統性輸出模式,結合當地人才培訓與場域示範,輸出台灣醫療技術,並帶動醫材、藥品甚至高端設備廠商,一起開拓東南亞百億市場商機。
馬來西亞醫療市場蓬勃發展成醫療旅遊熱點 台灣醫療產業迎來新南向契機
前馬來西亞檳州行政議員鄧章耀表示,當地醫療市場近年快速成長,吸引了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多國的資本持續進入,目前檳城已成醫療旅遊熱點,市場對高品質醫療服務需求日益增加,正是台灣進場的絕佳時機。
鄧章耀表示,台灣長庚醫療體系在DRG和智慧醫療方面擁有專業知識和經驗,展現台灣在醫療管理與數位轉型上的領先地位(如智慧病房、智慧手術室等),協助馬六甲醫院打造馬來西亞首個智慧病房,未來還可拓展至智慧手術室等領域,形成產業鏈合作。
此外,台灣細胞療法、外泌體療法等技術純熟,可深入東協市場,與當地生技公司合作。再者,台灣在癌症治療及重症轉診上具備競爭力,醫療費用較新加坡及歐美更為實惠,吸引馬來西亞患者來台就醫,將進一步帶動醫療旅遊及科技合作。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保健食品開封後乾燥劑、棉花該留還是丟? 藥師來解答
▸經常後腳跟痛? 復健科醫師教你7招緩解足底筋膜疼痛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 記者:NOW健康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