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或放屁「氣味異常」恐大腸癌? 注意4大排便警訊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排便狀況是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糞便的顏色、形狀,以及排便習慣的改變,都可能反映出潛在的健康問題。因此,日常生活中密切關注排便情形至關重要。究竟有哪些排便警訊需要特別留意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排便警訊」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4大排便警訊。



排便或放屁「氣味異常」恐大腸癌? 注意4大排便警訊

▲網友熱議4大排便警訊。(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提供)


「糞便顏色異常或帶血」別輕忽 可能與腸胃及消化道疾病有關


觀察近3個月內網友針對排便警訊的討論,以「糞便顏色異常或帶血」最受熱議,腸胃科醫師指出,在排除食物及藥物等因素以後,若糞便呈現如綠色、灰白色、紅色或黑色等異常顏色,就可能與腸胃及消化道的相關疾病有關,而若糞便表面帶血,則可能是痔瘡所導致,均需進一步檢查才能釐清。


有醫師於節目中分享,曾收治1名因長期排便帶血而就醫的病患,最終確診大腸癌,僅半年便離世,引起民眾熱議,留言提醒在飲食中應多補充膳食纖維,「蔬菜、水果非常重要」。


長期便秘或腹瀉超過3週? 恐是腸道疾病徵兆速就醫檢查


此外,「長期便秘/腹瀉」也是備受討論的警訊,醫師提醒,若便秘情形超過3週,或是腹瀉問題超過四週以上,應儘早就醫查明原因,以防演變為更嚴重的疾病。


1位網友便發文求助,指出自己「每天喝超過3000c.c.以上的水,然後還有吃益生菌,蔬菜」,卻仍嚴重便秘,不知該如何解決,引來曾患大腸癌的網友建議,不論發文者是否屬於大腸癌的高風險年齡層,都應「去照一下大腸鏡」。


還有1位網友以「拉了快一整年肚子」為題發文分享,自己因長期腹瀉就醫檢查,才發現「腸子長期發炎,長了好幾顆發炎性瘜肉」,認為可能是因爲未定期正確清洗保溫杯所致,引起網友熱議;有醫師對此事件回應,指出「即使保溫杯中只是盛裝溫熱的茶水,飲用完仍應每天以洗碗精、菜瓜布或海綿刷清洗後晾乾,才能避免產生腸胃道不適的症狀」。


排便或放屁的「氣味異常」 是腸胃道蠕動型態改變的徵兆


而排便或放屁的「氣味異常」同樣是不少網友關注的狀況,有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說明,排便跟放屁臭不臭與大腸癌雖無直接關聯,但氣味異常是腸胃道蠕動型態改變的徵兆,因此民眾仍需小心。


部分人可能因攝取過多肉類及酒精等飲食,而導致糞便較臭,便有網友分享,可以多補充蔬果及水份,以減少異味情形,「我媽之前有買過青汁給我喝,感覺真的便味沒那麼臭了!」


此外,亦有醫師指出「排便習慣改變」是大腸癌的不明顯症狀之一,如原本常便秘,卻突然轉為腹瀉,也應多加留意。


預防大腸癌從日常做起! 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定期檢查不可少


除了注意上述的排便警訊外,攝取健康飲食、補充足夠水分、多運動與定期健康檢查也是維持腸胃健康的關鍵。


不論是糞便顏色異常、長期腹瀉便秘或其他異常情況,成因可能都各不相同,不妨參考以上網友們的經驗,多留意自身的排便情形,在發現異狀時盡速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如何面對抗藥性細菌? 適當使用抗生素並做好感染管制
▸經常後腳跟痛? 復健科醫師教你7招緩解足底筋膜疼痛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