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女肺部反覆罹癌 「微創消融手術」消弭開刀難題成功保肺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70歲陳女士,之前因咳嗽逾半年,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兩側多發性結節,左下肺有2.3公分及0.7公分的肺腺癌,隨即進行左下肺葉切除手術。後續追蹤期間,左上肺的結節出現變大跡象,再進行左上肺結節切除手術,病理報告為第一期微侵犯肺腺癌。四年後,又發現右中肺出現約0.5公分的結節,電腦斷層顯示出有些微實質化變化,考量陳女士已接受過兩次左側肺臟切除,再次開刀恐影響肺功能與生活品質,經討論後決定接受微波消融手術,術後病人情況穩定、恢復良好,目前持續於門診追蹤。
腫瘤消融手術可保留肺功能 助攻癌症精準治療
奇美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陳照坤指出,針對肺部腫瘤而言,手術切除仍是多數病人主要的治療選項,但部分病人因年齡、肺功能不足、曾多次開刀或其他健康考量等,需要採取手術切除以外的治療方式,避免可能的風險。而微創治療腫瘤消融手術(微波消融或冷凍消融),盡可能保留肺功能及腫瘤根治的效果。
陳照坤醫師表示,腫瘤消融手術適用於多發性肺部腫瘤或復發轉移肺惡性腫瘤的病人,對於因心肺功能不佳或不足以支撐肺部切除手術的病人來說,是一項兼顧安全與治療效果的利器。與放射線或化療不同,腫瘤消融治療沒有累積劑量上限的限制,即使腫瘤日後不幸復發或轉移,仍可再次接受腫瘤消融治療,靈活性高。
腫瘤消融手術非適用每位病人 及早篩檢與治療仍至關重要
陳照坤醫師提醒,腫瘤消融手術仍有出血或氣胸等風險,且由於無法於術後取得腫瘤檢體,難以明確判斷腫瘤性質,此外,若凝血功能極差、需長期接受洗腎治療、肝功能不佳者,或是腫瘤位置貼近大血管、腫瘤體積過大等情況,皆可能限制其應用,因此病人應與專業醫師充分討論病情與風險,選擇最適合自身的治療方式。
也呼籲民眾,早篩檢、早治療、早預防,肺癌的早期發現對於後續治療成效至關重要,若家族中有肺癌病史,更應該提高警覺。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是一種有效的早期篩檢方法,能夠幫助民眾發現肺部微小變化,及早進行診斷並在疾病未擴散前進行有效治療。
【延伸閱讀】
肺癌仍是癌王!早期診斷5年存活率達9成 「2類人」應定期做LDCT篩檢
EGFR標靶藥有副作用較低的選擇? 晚期肺癌化療、免疫、標靶藥副作用解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49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 記者: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 更多健康新聞 »